当年的贫困户杨正邦,买了电冰箱、平板大彩电,去年又买了私家车。现在,他经常开上私家车,出山进货。道路虽在群山中起伏弯曲,但路面平整、宽敞,再无行路难。
十八洞传唱的山歌从此欢快起来:“苗家住在金银窝,境内自然资源多。通水通电又通路,户户过上新生活。”
“精准扶贫来领航,户户脱贫奔小康”
“三沟两岔穷旮旯,红薯土豆苞谷粑,要想吃餐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
十八洞人均耕地只有8分多。一块块巴掌大的土地,分散在山顶、山腰和山谷里。
十八洞人祖祖辈辈就靠这点地生活。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十八洞脱贫致富,仍然紧紧抓住这个根本,不同的是,土地上的“文章”和从前不太一样了。
去年底,十八洞每名贫困人口从猕猴桃基地分得1000元收益。这笔钱,不是他们用汗珠子换来的,而是他们的股金“生”出来的。
因为土地状况不适合搞规模产业,2014年,十八洞将政策扶持资金集中起来作为股金,与一家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在20多公里外的地方流转1000多亩土地,建立了猕猴桃种植基地。去年,猕猴桃挂果,当年开始分红。今年产量大增,效益更好,分红有望翻番。他们的目标是,进入盛果期后,年人均分红5000元。
1000多亩“飞地”,比十八洞现有的土地面积还大,收益也高出许多。村里那些零零星星的地块,又被改造提升,变成乡村旅游新卖点。
全村200多农户用承包地入股农旅专业合作社,按发展旅游的标准,统一设计规划。山坡上种桃子,稻田里养鱼。桃子采摘权、稻花鱼捕捞权,向游客转让。一块土地,收益从一笔变成了三笔:土地有保底收入;社员为合作社打工有收入;合作社经营得好,还会有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