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展不仅有“大人物”的故事,还上演着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话剧《花桥荣记》以一根桂林米粉串起海峡两岸的情感纽带,全剧通过台北一家老字号桂林米粉店的沉浮与人物坎坷的命运,凸显了生活在台北的广西人心底的乡音、乡情、乡恋、乡愁。
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题材创作的壮剧《我家住在铜鼓岭》讲述在文化站工作25年的田桂花走上帮扶村民脱贫之路的故事。剧情以小见大、跌宕曲折、引人入胜,将广西城乡60年来取得的成就生动地展现在舞台上。
创新焕发戏剧魅力
“戏曲艺术离不开对前人的继承,也必须靠创新创造才能焕发艺术生命力。”龙倩说。
获得桂花金奖的壮剧《百色起义》就是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在艺术上采用全新手法,追求史诗性与戏剧性相结合,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创新性。这对红色题材创作是一次全新探索,也是一次重大突破。
“百色起义是一段血与泪的历史,应该被更多后人铭记。”导演宫晓东说,为了准确把握《百色起义》的创作基调,主创团队深入实地采风,搜集了大量素材,夜以继日进行研讨创作,以实际行动致敬革命先烈。
创作团队的艰辛,赢得了观众的认可。《百色起义》演出期间,不少家长都带上孩子到剧院观看。观众张女士和女儿看完戏后,禁不住热泪盈眶:“对孩子来说,这是了解广西历史的好方式,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
本届剧展中,这样的优秀剧目还有许多。京剧《不孤塆》以现实中的“微腐败”现象为背景,讲述一个贫困山村“拍蝇”的故事。该剧在唱腔设计上重点刻画人物内心世界,通过音乐、配器、唱念、舞美等将写实与虚拟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