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脱贫攻坚在凉山】凉山文化扶贫:让村民钱包鼓起来 精神上富起来(2)

2018-10-31 16:14:35  四川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据贾晓娅介绍,截至目前,第一批选拔出的80名学生被送到四川省彝文学校学习,凉山歌舞团负责指导他们学习歌舞表演,还不定期邀请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东方歌舞团的老师前来授课。三年学成毕业后,这些孩子进入凉山文广传媒集团和凉山歌舞团,从事演艺工作。

“培养出一名从事演艺的孩子,即可带动全家脱贫,更重要的是圆了孩子们的艺术梦。”张蓓蓓说,这些孩子月工资平均在4000元左右,演出较多时最高可以上万。他们中的不少人参加过2016年央视“七一”晚会、2017年央视春晚等多场重量级演出,并受邀前往加拿大、巴拿马、哥斯达黎加等多国展示彝族文化。“现在的歌舞团不断收到各地的演出邀请,可以说,这些孩子的命运得到了彻底改变。”张蓓蓓语气中透着喜悦。

据贾晓娅透露,集团正在筹划成立一所艺术学校,专门培养美术、音乐、舞蹈、旅游等方面的人才,重点对凉山贫困地区进行招生。“文化扶贫既是扶志也是扶智,作为文化企业,我们将帮助更多的贫困孩子走上艺术之路。”贾晓娅说。

【脱贫攻坚在凉山】凉山文化扶贫:让村民钱包鼓起来 精神上富起来

凉山歌舞团演出剧照。凉山歌舞团供图

【脱贫攻坚在凉山】凉山文化扶贫:让村民钱包鼓起来 精神上富起来

凉山歌舞团演出剧照。凉山歌舞团供图

文化扶贫让村民们从精神上先富起来

记者了解到,布拖县补尔乡菲联乌村,是凉山文广传媒集团和凉山歌舞团对口帮扶的贫困村。据贾晓娅介绍,除了帮助当地销售农产品,他们重点在于开展文化扶贫。从今年年初开始,集团派出2名演员长期入驻菲联乌村。演员们白天在村幼儿园当音乐舞蹈老师,晚上教村民跳达体舞、朵洛荷。此外,集团还组织高腔、口弦等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赴当地开展教学,受到村民欢迎。“用这种方式增强村民们对彝族文化的理解和自信,也能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贾晓娅说。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