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关联程度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当前条件下离开了谁,都不利于国民经济正常循环,因此要坚决地贯
彻执行“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政策。一方面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另一方面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在资源加工深度上,可以清晰看到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的产业“迂回化发展”趋势和倾向,看到产业链被不断拉长的进程,看到产业附加值不断地提高的过程,看到工业化过程中的“高加工度化”趋势。
在满足需求程度上,相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处于基础产业阶段和环节的国有企业,其实其距离消费者和市场是比较远的,对市场的变化和反应也是不够敏感和及时的。
上述以现代产业链理念来认识所有制结构的互存性和依赖性,并不意味着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和分布是固定不变的。恰恰相反的是,在复杂的市场运行中,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互助关系,如近期一些通过高负债扩张较快的民企,由于偏离主业,在流动性上遇到困难,国有银行或者国有企业对其进行了帮助甚至重组,体现的是国企和民企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因而这是好事,不存在故意纵容“国进民退”的问题。正如刘鹤副总理所说,如果“民营企业经营状况好了,国有资本就可以退出。反过来,如果国有企业遇到困难,也可以通过民企积极参与提高效率。我们还鼓励具备条件的、比较好的民营企业在产业重组中发挥积极作用,对同行业的一些有竞争潜力但目前面临困难的中小企业进行兼并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