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3)

2018-10-24 09:33:38  光明日报    参与评论()人

港珠澳大桥全长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沉管组成,每节管道长180米,仅单节沉管就重达8万吨。“岛隧工程是我国首条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唯一的深埋隧道。作为一个开创性的工程,施工条件极为复杂,极具挑战性,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监办总监胡昌炳说。

在这种情况下,“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这一在世界范围内都属首创的新技术被正式提出。根据设计,120个巨型钢筒被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然后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每个圆钢筒的直径22.5米,几乎和篮球场一样大。其高度55米,相当于18层楼的高度。

另外,大桥深水无人对接的公路沉管隧道同样堪称世界最大难度,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米至48米不等的海底无人对接,对接误差必须控制在2厘米以内。

“凝聚着全体建设者智慧和心血,融入了全体建设者精神和灵魂的港珠澳大桥未来120年甚至更长时间将屹立于珠江口伶仃洋上,见证粤港澳三地的融合与发展,见证祖国的强盛。”面对9年多来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无数的大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深情不已。

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

400多项新专利,7项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科研创新可谓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题中之义。在这一大国重器的背后,不光有千千万万建设者的汗水,更有不少为其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团队。

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

不久前,横亘在伶仃洋面上的大桥经受了强台风“山竹”的考验,不但主体桥梁、海底隧道、人工岛,就连桥面上护栏、路灯都安然无恙,再次刷新了中国制造的水平。在这一成就的背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李克非团队对于长期耐久性设计的攻关贡献良多。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反复论证,李克非和他的团队的设计成果凝结为港珠澳工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质量控制指标。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为您推荐:

    “桥界珠峰”港珠澳大桥

    2018-09-23 10:01:01 港珠澳大桥 桥界 珠峰 跨海

    航拍港珠澳大桥香港段(组图)

    2018-10-23 00:02:09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一图看懂港珠澳大桥

    2018-10-23 15:19:43 港珠澳大桥 正式开通

    图解 | 一图读懂“桥界珠峰”港珠澳大桥

    2018-10-22 18:55:50 港珠澳大桥

    新闻背景:数字解码港珠澳大桥

    2018-10-23 15:01:01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通行指南“全攻略”发布(组图)

    2018-10-21 23:08:31 港珠澳大桥

    震撼航拍来了!你好,港珠澳大桥!

    2018-10-23 13:29:22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通行指南“全攻略”发布

    2018-10-21 21:11:01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通行指南“全攻略”发布

    2018-10-22 14:16:20 港珠澳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