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网络安全宣传周,又是一次网络安全老话新谈的盛会。日前,随着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成都启幕,校园日、电信日、法治日、金融日、青少年日、个人信息保护日等相关主题日活动相继在各地启动,一场有关网络安全的全民科普正在全国火热进行。
权威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突破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网民数量激增的同时,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领域得到了长足发展,从中国互联网安全法的发布和实施,到以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应用的高速发展,从吃瓜群众安全意识的逐步提升,到专业人才队伍的壮大,开拓与深耕、发展与规范,正在逐步推进中国从互联网大国向互联网强国迈向深入。
但在我们共睹共享互联网发展繁荣和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身处的数字化社会依然是一个风险无处不在的丛林,捍卫网络安全我们面临的压力仍有不小,遇见的挑战依然巨大。因此每年9月举全国之力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就是一个契机,一份示范和一种导向,旨在捏指成拳,凝聚共识,更大范围的吹响人人心中的“安全号”。
为人民不忘初心,靠人民继续前进。自第一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开展以来,从网络安全与责任,到网络安全与文明,再到网络安全与人民,“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被第三次定义为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主题。由此可见,“为人民”与“靠人民”始终是中国网络安全观的根本遵循,也是网络安全观中国实践将安全性和人民性相结合的科学论述。“为人民”不忘初心,构筑网络安全的铜墙铁壁,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是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出发点,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在。“靠人民”继续前进,聚合人民群体的洪荒之力,撬动“第五空间”的安全支点,使便利与安全、自由与秩序成为生活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