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时光里的泸沽湖

2018-08-23 14:11:54  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三四十年前的泸沽湖畔是什么样子?居住的数万摩梭人生活经历了哪些变化?记者镜头带你在时光隧道穿梭感受

滇川交界处的泸沽湖湖面海拔2690米,面积约50平方公里,因水质良好而闻名;世居湖畔的数万摩梭人因保留着母系社会遗俗而神秘。

近年来,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踏访,也让湖畔摩梭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多改变。

时光里的泸沽湖

泸沽湖和周边的村庄景象。图/新华社记者杨牧源摄

过去从泸沽湖去丽江要一天的行程,不但狭窄弯多,有的路段还经常塌方。如今从丽江到泸沽湖的高等级公路已通车,2个多小时就可以抵达。2015年10月,宁蒗泸沽湖机场正式通航,从泸沽湖仅需50分钟可到昆明,90分钟可到成都。

时光里的泸沽湖

无人机拍摄的泸沽湖美景,泸沽湖至今保持I类水质。图/新华社记者杨牧源摄

走进云南宁蒗泸沽湖畔的落水村,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穿村而过,客栈、超市、酒吧、服装店等映入眼帘。

来自各地的游客在湖边赏景,穿着传统服装的摩梭老人在悠闲散步。大部分摩梭村民开起了客栈,房屋经过翻修,每家都用液化气和电灶做饭,不再烧柴火。不少村民买了汽车,用上了电脑。年轻的摩梭姑娘、小伙打扮时尚,有的还干起电商、微商。

时光里的泸沽湖

游客在泸沽湖上坐船游览。图/新华社记者蔺以光摄

时光里的泸沽湖

游客在泸沽湖上坐船游览。图/新华社记者蔺以光摄

时光里的泸沽湖

左图为:1980年,摩梭人次里卓玛(右)和同伴在泸沽湖边补渔网(资料照片);右图为:2018年7月30日,次里卓玛抱着小孙女在家门口。她家现在开了一个客栈,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新华社记者蔺以光摄)。

然而在三四十年前,落水村并不是这个样子。由于山高路远,村民的日子并不好过,有些人家种的土豆和玉米还不够填饱肚子。为了解决生计问题,一些村民只有上山砍树、下湖捕鱼。

时光里的泸沽湖

上图为:1992年拍摄的宁蒗永宁乡落水村(资料照片);下图为:2018年7月31日拍摄的落水村新貌(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时光里的泸沽湖

上图为:1991年,宁蒗永宁乡摩梭群众在看电视(资料照片);下图为:2018年7月30日,宁蒗永宁乡落水村摩梭群众戈瓦平措(左一)一家在看液晶电视(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时光里的泸沽湖

上图为:1980年,宁蒗彝族自治县第二中学教师在永宁乡辅导摩梭学生学习数学(资料照片);下图为:2018年7月31日,宁蒗永宁乡落水村的16岁摩梭女孩周仙云在家里用电脑学数学(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时光里的泸沽湖

上图为:1986年拍摄的宁蒗永宁乡的一个小卖店(资料照片);下图为:2018年7月31日拍摄的宁蒗永宁乡落水村的一家小超市(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们摩梭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6岁的次里平措说。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村民的收入,如今摩梭人更重视环保,真正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村里有1100多名摩梭人,每户都参与旅游服务。有的开客栈,有的开餐馆,有的跑运输,有的给游客划船,有的表演民族舞蹈,平均每户每年都增收3万元左右。“泸沽湖要是污染了,游客怎么会来?我们保护好自己的家,也是给子孙后代留下资源。”

时光里的泸沽湖

次里平措在泸沽湖上划船。图/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时光里的泸沽湖

次里平措(右二)和几名村民在泸沽湖边捡拾垃圾和杂物。图/新华社记者蔺以光摄

虽然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泸沽湖畔摩梭人的一些文化传统并没有轻易改变。

摩梭人依然保留着他们独特的风俗。在落水村,虽然大多数人家开了客栈,但自己居住的房屋形制仍依循传统,分为正房、祖母房、花楼、经堂、门楼等。次里平措说,摩梭家庭多属母系大家庭,许多家都是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大家庭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时光里的泸沽湖

上图为:1980年拍摄的宁蒗永宁乡摩梭人居住的木楞房(资料照片);下图为:2018年7月31日拍摄的宁蒗永宁乡落水村71岁的摩梭老人次里拉姆在新居前(新华社记者蔺以光摄)。

据了解,宁蒗县近年来大力推进摩梭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积极挖掘整理一批有价值的保护项目,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目前甲搓舞、永宁乡瓦拉别摩梭人传统文化保护区、转山节、摩梭“成丁礼”等已申报成为国家及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宁蒗县也准备设立摩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开展摩梭语教学及摩梭音乐、绘画等培训。

时光里的泸沽湖

摩梭姑娘边巴拉姆(右)在宁蒗永宁乡落水村的摩梭民俗博物馆里向传承人旦史拉措学习摩梭人传统的织布方式。图/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时光里的泸沽湖

上图为:1980年,宁蒗永宁乡的摩梭群众在跳甲搓舞(也叫打跳)庆祝丰收(资料照片);下图为:2018年7月30日,宁蒗永宁乡落水村摩梭群众为游客表演甲搓舞(新华社记者蔺以光摄)。

落水村有一个摩梭民俗博物馆,是由当地村民次仁多吉和尔青共同创办的。次仁多吉说:“提起摩梭人,许多人就想到‘走婚’,似乎摩梭男女对待感情很不专一,这是对摩梭文化的误解。走婚是以双方感情为基础,自愿结合,没有财产、子女之争,也没有孤寡之忧。”

博物馆现有展品1000多件,分为民俗陈列馆、祖母房、花房、图片展览馆、服饰馆等。谈到今后的打算,次仁多吉很乐观,“我们打算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还要在网络和移动端推广,让更多人了解摩梭文化。”(蔺以光胡超杨牧源)

时光里的泸沽湖

次仁多吉在落水村的摩梭民俗博物馆里介绍他收藏的马帮头骡铃。图/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为您推荐:

    雨后泸沽湖 湖天一色美不胜收

    2018-06-06 14:23:55 泸沽湖 美景

    泸沽湖美景如画(图)

    2018-08-02 11:36:14 泸沽湖

    云南泸沽湖畔摩梭人的“改变”与“坚守”

    2018-08-20 15:54:48 泸沽湖 摩梭人

    今日处暑!

    2018-08-23 14:08:00 处暑

    秦平:让“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

    2018-08-23 12:04:35 宣传思想工作

    什么是美好生活

    2018-08-23 12:03:21 美好生活

    杨国辉:不断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和水平

    2018-08-23 11:56:45 文化传播

    我成功研制世界最大口径单体碳化硅反射镜

    2018-08-23 11:41:37 单体碳化硅反射镜

    国际范儿 中国味儿 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

    2018-08-23 11:40:08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