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退耕还林 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2018-08-23 11:38:34    光明网  参与评论()人

而今,20年过去了,延安的生态建设发生了沧桑巨变,从遥感卫星云图上观瞻,延安37037平方公里的大地由黄变绿,子午岭、黄龙山、三北防护林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牢牢地护拥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

家住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的张彦斌,现在承包着一片大约200亩的水坝,就是当年359旅的战士们打起来的一座农垦水坝。张彦斌说:“20多年前我想都不敢想,会成为这个水坝的主人。那时候这儿就是一个臭水沟,下雨路都不能走,如今路通了,生态也好了。我2014年就承包了这个水坝养鱼。现在水坝一年就能产40万斤鱼,年盈利160万元,而且全是绿色食品。”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使陕北地区的绿色整体向北推移了约400公里,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时的不足10%,提高到如今的46.35%,植被覆盖率高达79.8%,林用地占延安国土面积的78.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0天。延安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现了红色圣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2018年,延安继续增林扩绿,把林地条件差、丘陵沟壑裸露的陡坡作为绿化的重点,大力实施生态恢复造林工程。延安市林业局局长付天平介绍说:“啃下这块硬骨头,延安增林扩绿就能成功。目前,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2046.45万亩,年均120.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077.46万亩,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退耕还林第一市。延安市全市已有80%以上的农民受益,退耕户户均补助3.2万元,人均7400多元。

生态、产业与人的和谐发展

近两年来,延安市在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中,始终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本着生态与产业、产业与人的和谐发展理念去开发利用每一寸土地。

“延安经济症结在结构、难点在结构、突破口也在结构。”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说,“用好特色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优化经济结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