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塞内加尔小哥心里话:中文为我打开一扇成功之门
“中文为我打开了一扇成功之门,我希望把自己在中国学到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传播到塞内加尔,成为一名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两国人民友谊的使者。”
“我买音乐光盘、商、有名、书……”
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中文课堂,本土中文教师库马克·巴胡姆(中文名:巴虹)正用流畅的中文和法文向百余名学生授课。学生们认真模仿老师的发音。
从“巴虹同学”到“巴虹老师”
今年刚满30岁的巴虹曾是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首批学员,2013年申请到中国大连外国语大学攻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
3年学成后,巴虹选择回到母校,成为塞内加尔第一名本土中文教师。巴虹同时还担任塞内加尔广播电台一档中文节目主持人,用当地的民族语言教授中文,让常常收听广播的出租车司机和生活在偏远地区的民众受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巴虹同学”到“巴虹老师”,角色发生变化,但对汉语的热爱一直没变。
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孙震说,培养本土教师有助于解决教师流动性大和师资短缺问题,同时也可以结合当地特色,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已有3名在岗本土中文教师。他们以生动、易懂的方式在塞内加尔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巴虹在课堂上向当地学生分享自己学习中文的困难和经验,为他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孙震说,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自2013年首次正式招生以来,已培训4000余人,学员覆盖幼儿园至大学各阶段,“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已成为当地人的新潮流”。
“中文课太有意思,永远都上不够”
穆罕默德·西索霍(中文名:苏家明)是一名刚刚从达喀尔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也是一个中文迷。
尽管学习中文还不到两年,但他可以流利地背诵古诗《观沧海》。用他自己的话说:“中文课太有意思,永远都上不够。”
今年9月,苏家明将到中国山东大学留学深造。他憧憬未来,希望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或商人,把在中国学到的先进经验带回祖国,助力塞中经贸合作交流和发展。
近年来,中塞两国关系呈现加速发展良好势头,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一系列大型合作项目相继落成或正在稳步实施。目前,多家驻塞内加尔中资企业和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中文较好的学生工作。
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另一名本土中文教师吴思满说:“我喜欢中国——虽然我出生在塞内加尔,但是我非常喜欢中国。”
吴思满最喜欢的一首中文歌是《成都》,哼唱起来字正腔圆。(楼上视频第55秒开始,必听)
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张迅表示,在中塞双方共同努力下,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传播和中塞文化交流,为促进中塞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塞友好合作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