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黔西南州彝学会的领头人,陇光国积极发动彝学会成员的力量参与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一方面在搬出地打民族牌、亲情牌,动员少数民族群众搬迁,一方面在搬入地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为搬迁户提供就业岗位。除了彝族特色服饰以外,彝族烤茶“三宝红”已在阿妹戚托小镇投产销售,彝族青蒿土碱面、彝族咂酒产品也开始加工试产。
5.村民变身新市民
“黔西南州新市民居住证。”这是每一个住进阿妹戚托小镇的三宝人都有的新身份证件,上面有户籍地址和居住地址。
新市民居住证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名称,还是搬迁户在就医、入学、社保等方面享受和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的凭证。
“我们一家14口人搬到这里,有7个人享受每人每月470块钱的低保,老家的11亩地流转给公司种皇竹草,一亩地每年500块。”坐在新家门口,从三宝村三宝组搬来的75岁老人高国云掰起手指说,这笔钱已够他无忧无虑地生活。
不过最让高国云开心的,是安置点事先解决了几个孙子读书的问题。
航拍建设中的阿妹戚托小镇。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刘杨摄
为了让群众安心搬迁,晴隆县委县政府率先将724名“三宝娃”搬迁到县城就读,实施“整班搬迁”甚至“整校搬迁”,让三宝的孩子共享县城教育资源,和城里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也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搬迁。
文安学是高国云在三宝村的邻居,搬到阿妹戚托小镇之后他们依然是邻居。文安学的老伴在安置点从事保洁工作,每月有1800元的收入。老伴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糖尿病等多种病症,政府解决了医保问题,看病买药也不花钱,这让文安学心里非常踏实。
“以前出门就是一脚泥巴,现在有这么宽敞的水泥路和漂亮的房子,有谁不想搬呢?”作为搬迁户的一员,高国云十分了解村民的心思:“只要把务工的问题解决了,有稳定的收入,没有人不愿意搬。”
截至目前,三宝乡1233户5853人已有879户4116人签订了搬迁协议,占应搬迁人口的70.3%,整乡易地扶贫搬迁的“硬骨头”算是啃下了一大半。不过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留下来的往往也是最难搬迁的。晴隆县委书记张国志表示,三宝整乡搬迁的工作一刻也不会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