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密云暴雨“孤岛”救援纪实:两千村民,一个都不能少

2018-07-23 15:42:10  北京时间    参与评论()人

来源标题:密云暴雨“孤岛”救援纪实:两千村民,一个都不能少

“七天了,终于可以合上眼睡个囫囵觉了。”64岁的饶士军终于松了口气。一周前,也就是7月16日凌晨,北京突发暴雨,密云西北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部分河道发生洪水,15个雨量监测站降雨量超过200毫米,最大降雨量密云西白莲峪319.5毫米,最大雨强出现在密云黄峪口,1小时降雨118.5毫米。

从那天开始,密云区石城镇黄峪口村转山子村民小组组长兼水文观测员饶士军就再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没有吃过一顿热乎饭。他白天密切关注降雨、定时测量水位线,并向上级汇报;晚上冒着瓢泼大雨挨家挨户通知村民注意安全,帮助转移受困村民。

因为连日在暴雨中奔走,饶士军的双腿和双脚多处受伤,伤口开始化脓;但他仍然一刻不敢懈怠,他更知道自己并非单枪匹马,与他一起“并肩作战”的不只有村领导和热心党员。

村里唯一的路被冲垮后,为转移受困村民,市公安局出动近600警力,调配了2架直升机赶赴黄峪口村;300多名消防官兵和武警战士们在齐腰的河水中组成人墙,用坚强的臂膀护送村民安全渡河。

一位坐在轮椅上被抬至安置点的老太太,颤抖着握着浑身污泥的救援人员的手,泪流满面,嘴里反复的念叨着:“幸好有你们在。”

夜深雨急有一种关怀叫挨家挨户敲门

7月16日,北京城遭遇今年以来最大的雨。

截至16日6时,北京市面平均降雨量26毫米,城区平均降雨量24.5毫米,最大降雨量密云张家坟303.4毫米。

受降雨影响,密云白河张家坟水文站流量1300立方米每秒,是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是1972年以来第三大洪水。距离白河20多公里的黄峪口村则出现了最大雨强。

密云暴雨“孤岛”救援纪实:两千村民,一个都不能少

黄峪口村遭遇连日暴雨袭击

黄峪口村位于密云区石城镇东北部的深山里,距密云城区45公里,因村内有明长城黄峪口关的遗址而得名。多年来,村民们零散的分居在长约10公里狭长的山谷内。村里道路曲折,但生态绝佳、风景秀丽。

没有人会料到,这座宁静安逸的小村庄,即将被暴雨袭击,洪水围困,变成一座“孤岛”。

“我今年64岁了,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雨,下得像是瓢在浇、桶在倒一样,我打手电都看不清路。”饶士军心有余悸地说。作为全村唯一一名水文观测员,饶士军警觉起来,16日白天,他增加了测量次数,每隔一两小时就冒着倾盆大雨,用雨量器读取降水量,读取水位尺上的数据,将数据汇总好报送给村干部及相关部门。

16日晚10点20时,村里又开始下雨,20分钟后,雨越下越大。“很多村民依山而居,如果夜间出现泥石流或者山体滑坡,后果不堪设想。”饶士军当机立断,打电话给村领导。很快,村委会决定由饶士军和村妇联主任寒立平一起分工,挨家挨户敲门通知村民注意安全。热心党员饶士增也主动加入到通知村民的队伍中。

“雨下大了,赶紧开灯,别睡觉了,大伙儿注意安全,家里有危险的赶紧联系村委会转移。”暴雨如注,山路崎岖,这些都无法阻止三人坚定的脚步。身高只有1米5,头发花白、背部佝偻的饶士军,还在泥水中栽了一个跟头。

密云暴雨“孤岛”救援纪实:两千村民,一个都不能少

村内出现多处坍塌

村民刘奶奶回忆说,她和家人有睡觉关手机的习惯。当晚12点,她在睡梦中听到门外一直有急促的敲门声。“刚开始以为在做梦。”刘奶奶说等她起床、穿好衣服,打开院门时,发现饶士军正站在风雨中,提醒她和家人轮流睡觉,注意安全。刘奶奶还没来的及说感谢,浑身湿透的饶士军已消失在风雨中,沿着山坡通知其他村民去了。

“雨太大,村里坡路多,路不好走,再加上好多村民睡的沉听不见敲门声。”直到凌晨4点40分,三个人才通知完毕。

饶士军来不及换身衣服就又跑去测量水位。“雨突然停了,但是水位高至253毫米,猛的让人害怕,而且这时停电了。”饶士军不敢掉以轻心,他和寒立平、饶士增又挨家挨户巡逻检查一遍。

这一遍巡逻结束,天已经亮了。村民家中房屋完好,无人受灾,无需转移。

一口不喝救援队徒步20公里山路送水

但村里通往外界唯一的公路被冲垮了,断电了,食物、饮水等供给也成了大问题。

密云暴雨“孤岛”救援纪实:两千村民,一个都不能少

黄峪口村通往村外的公路被冲垮

关键词:北京暴雨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