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光小明的文艺茶座】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中国服饰:文化自信,服装先行
“山清水秀风光好,国泰民安气象新”,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装作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如何从一个重要侧面,折射出时代风貌与时代精神?记者日前就有关问题,采访了设计文化学者、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兼策划总监曾辉。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兼策划总监曾辉
光明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穿衣习惯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能否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和描述?
曾辉: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要,服装是社会文明的晴雨表。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随着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服装的功能逐渐从早期的御寒、遮羞,演变成为人们精神的一种形象的载体,成为一个时代重要的美学象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饰文化的变迁,可谓时代风貌的生动反映:欣欣向荣、丰富多彩。尽管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趋势或潮流,但一以贯之的是,人们用服装来体现精神状态、表达美学主张的愿望。如果要用关键词来概括这种特征,那我认为,是蜕变和迭代。所谓蜕变和迭代,是指像蝉蜕壳变一样推陈出新、焕然一新,像潮汐景观一样有涨有落、循环往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喇叭裤在欧美成为一种时尚。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渠道越来越多,通过图书、广播、影视等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服饰文化。喇叭裤在中国风靡一时,与之配套的还有太阳镜、紧身衣等。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经济快速增长,文化持续繁荣。中国服饰文化,包括制造业体系更加发达,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着装需要。潮流稍纵即逝,风格千变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