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幸福美丽新边疆】“缘”与“果” 珍稀濒危物种红榄李背后的守护

2018-06-12 10:32:5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从一开始的成活率不足1%,到如今的成活率100%,王式军在不断失败中终于看到了初步的成果。解决了种苗成活的问题,王式军还想着给红榄李更多的生存空间,得到管理局领导的支持后,东寨港保护区内有了一块专门开辟的20亩野外种植区,用于移植红榄李成年种。“保护区内有海岸湿地分布,我们选择的野外种植区是一块微咸泥滩地,适合红榄李生存。苗圃地里的小苗长到20公分-30公分,我们就会把它们移植到野外,现在种植区的成年种已经有600多株。”


王式军在护理红榄李。新华网发(冯尔辉摄)

红榄李的成功培育是大家的心血

在这将近四年的培育过程中,王式军常说,红榄李的成功培育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的功劳,如果没有领导支持、团队支撑,无法走到今天这一步。

在与红树日夜陪伴的这38年间,王式军学到了一个重要理念:红树林基因库里的每一个物种都很珍贵,为了不让红树基因链断掉,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在现实生活中,亲眼看到这些美丽的红树,我们务必要竭尽所能挽救每一个濒危灭绝的物种。

“不能想着我们国家的红榄李灭绝了,那还能到其他国家引种,我们要育自己的种。”王式军表示,这同样也是自己选择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红榄李人工培育尝试的初衷。

在管理局,大家都喊王式军为“师傅”,在海南话里是对经验足、多方面技能都精通的人的称呼。在这四年间的培育过程中,“师傅”王式军也是众人的精神支柱。东寨港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职工冯尔辉是红榄李培育团队的一员,他表示,局里很多年轻职工都被师傅的韧性感动,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大家都有放弃的想法,只有师傅不断地说“再试一下、再试一下”,就是这一次次的“再试一下”,迎来了成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