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草原上的人们,喜也歌,悲也歌,忧也舞,乐也舞,他们对于艺术的热爱与生俱来。但是牧民生活也是寂寞的,经常只能与天地对唱、与牛马和歌。有这样一群人,是为他们送来精神食粮的好兄弟、好“安达”——乌兰牧骑。
乌兰牧骑在蒙语中的意思是“红色的嫩芽”,是由政府组建的诞生于草原、根植于草原、服务于草原的文艺队伍。60年来,乌兰牧骑累计行程110多万公里,为草原人民带去歌舞、器乐、戏剧等各类演出30余万场,各民族观众达2.12亿人次。
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于苏尼特右旗,九名队员带上几件简单的乐器,再加上两辆马车、两顶帐篷、三盏煤气灯,就这样出发了。
鄂伦春族歌唱家、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乌兰牧骑原队员曲云:
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大轱辘车,两个轱辘的那种车,下乡一次要三、四天才能到一个猎民村。
内蒙古面积超过百万平方公里,绝大多数是牧区、林场、矿区,地域辽阔、人口分散、交通不便。为了一场演出,乌兰牧骑队员们常常要走上几天几夜,而有时他们的观众可能只有一户牧民家、一个蒙古包。但他们说,这样也要演,因为草原上的每个人都有份享受乌兰牧骑的演出。
蒙古族女高音歌唱家、第一代乌兰牧骑队员金花:
我们每到一个地方给农牧民演出,农牧民特别热情,把你请到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全给你拿出来吃,舍不得给孩子、给孙子吃的东西都拿出来给你吃。农牧民和乌兰牧骑这种情感,确实那个时候是心贴心的那种情感,我现在回想起来内心也是暖暖的。
这支“红色文艺轻骑兵”队伍赢得民众的喜爱,并不仅是因为精彩的表演,还因为他们也把老乡们放在心尖儿上——每次演出,队员们都会带上科普书籍、常用药给牧民朋友,剪羊毛、扫除都是常事,有的还会为他们理发、修理电器。
曲云:
一到猎民村我们什么活儿都干,就住在老乡家,能住上一个月,边演出、边劳动。
60年代,一次在沙漠区演出,队员们看到牧民饮水困难,就晚上演出,白天打井。几天的演出结束了,乡亲们也喝上了清甜的井水。80年代,队员们看到孩子们缺少文化活动,就钻研编排木偶剧,草原上回荡起欢声笑语。
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上个月给基层队员们回了一封信,信里说:“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乌兰牧骑队员们在羊圈栏杆上压腿,在草场上练声,生动鲜活的基层生活体验是他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团长那顺:
乌兰牧骑的人不会忘记根,它的根就是在基层,在农牧区。我们创作的节目题材都是从农牧民生活、劳作当中提炼出来的,所以无论走到哪儿都受欢迎。
乌兰牧骑创作了《顶碗舞》《筷子舞》《鄂尔多斯婚礼》《腾飞的骏马》《牧民的喜悦》等一批优秀作品。内蒙古正在部署落实习近平回信的重要指示,乌兰牧骑也将创作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
现在,有75支乌兰牧骑活跃在内蒙古,每年演出超过7000场。虽然现在大部分的草原地区都已经有了广播、电视、网络,但乌兰牧骑的演出依然倍受欢迎,因为只有他们,会走到老乡们的身边,与他们面对面、手牵手、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