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花门是古代中国民居建筑院落内部的门,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讲究的门,它是内宅与外宅(前院)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因其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称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绘为花瓣的形式,故被称为垂花门(11月14日摄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乔健摄千龙网发
四合院和胡同肌理是北京这座老城最有价值的部分,宅院风貌重现是北京人共同的愿望。这一切,随着《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推进;随着“东四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公众参与”项目的实施,渐渐地成为了现实。
史家胡同45号院是典型的三进院落,如今住着十几户。站在院前,一道小门把人引入拥挤的院落里,才走几步,就发现别有洞天——宅院的中轴线上,端庄的垂花门垂下的檐柱悬于半空,柱上雕一朵花,花的纹路清晰。这道垂花门已是东四一景,常有外国游客特意进院子来看正宗的宅院风貌。
一般宅门的垂花门就位于第一进院的中线上,与倒坐房对面而立。多进院的宅门,前边还有过厅、厅房等,垂花门一出现就标志着内宅在此了。所谓的内外有别,就是以此为界。旧社会不准妇女出头露面,女眷迎送亲友就到此为止,当时的轿子或轿车就停在垂花门前,行礼、话别就在垂花门台基上进行(11月14日摄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乔健摄千龙网发
老院子的前院与内院用垂花门和院墙相隔,外院多用来接待客人,而内院则是自家人生活起居的地方。俗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里的“二门”就是指垂花门。可这道深藏院落之中的垂花门,曾是居民王重节的心头痛。“之前这道门风吹雨淋,漆色都瞅不清了,眼看就要塌了。”住了31年,王重节眼看着垂花门一点一点破败了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让王重节没想到的是,这个“老大难”最终竟然靠一个名为“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解决的。
改造后,走在东四南文保区内的史家胡同45号院,风貌和多年前相比已经焕然一新(2017年12月6日摄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宋鹏飞摄
从2012年开始,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开始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合作,以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为试点,尝试以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为平台,汇集政策支持、社会资源和居民力量,开展针对物质空间改善的参与式设计和针对人文环境复兴的文化营造活动,建立起居民主动参与街区建设的自治机制。很快,针对这一街区内的7个院落的保护更新方案出炉。
从胡同进到院子里,需先得到居民同意。“为了摸清楚院子里居民的意见,设计师得进院子摸底几十次,”北京市城市规划院规划师、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秘书长赵幸说,有的居民白天上班,设计师就等到夜里,和居民开会开到晚上十点多。最终,史家胡同45号院敲定方案:专业团队在严谨论证的基础上原址原貌复建垂花门,与周围的建筑元素遥相辉映,展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2013年10月,史家胡同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130个院落微缩复原,还能听到“震惊闺”“虎撑子”等70多种胡同声音(2017年7月20日摄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佟丽萍摄千龙网发
东四南文保区的保护更新至今已历经5年,除了大杂院的改造,随着史家胡同博物馆的开放,其他文化空间也像棋子一样布局在街区之中:2016年朝阳门文化生活馆正式运营;2017年史家胡同文创社运营,廉政文创基地和党建文创基地挂牌,朝阳门红创空间及礼士传习馆开放。
这些场所的开放,极大的丰富了周围居民的文化生活,让胡同充满了人文气息。
图为12月6日,社区居民在文化生活馆内练习书法。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在内务部街27号院朝阳门史家、内务社区文化生活馆内,700平方米的院落被划分成了10个独立空间,每个空间都有不同的主题,陈列着不同主题的元素的物品。这里经常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在这个寸土寸金的胡同里,成为文化爱好者的一片“乐土”。
12月6日,工作人员将刚刚领到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奖牌带到史家胡同博物馆进行展示。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这些成果令“东四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公众参与项目”荣获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是北京市4个入选项目中唯一以名城保护和社区营造为主题的获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