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坚持首善标准 携手共奔小康

2017-10-12 14:18:37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北京指导援建的西藏拉萨天然气采暖工程,被当地群众誉为“暖心工程”。青海玉树120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高质量圆满完工,新建了结古地区供水、排水市政管网200多公里,惠及15万多人,新建玉树农牧民住房2900余套,改善了1.3万人的住房条件。在新疆和田,新建改扩建4个城镇水厂,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近30万人喝上放心水;全面完成了15.69万户安居富民、定居兴牧任务,新建城市棚户区改造住房39.06万平方米,80余万人住房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医疗支援方面,北京市开展组团式医疗援助,新建改扩建20多所地县(市)级医院,改造40多所乡镇卫生院供暖设施,拉萨市人民医院及和田地区人民医院跃升为三甲医院。每年精心选派医疗专家,填补了当地大量医疗空白,惠及上百万群众。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实施“医疗健康精准扶贫工程”,协助完成13.7万人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全覆盖工作。

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

针对不同地区脱贫攻坚的特点,北京市科学谋划好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持项目,切实增强项目建设对脱贫攻坚的精准支持。

在产业带动上,支持各受援地区推进产业园、工业园、科技园、文化园、农业园等园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支撑产业,扶持旅游文化、民族医药、民族手工业、特色农牧业等主导产业,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就地增收脱贫。

拉萨德吉罗布儿童乐园的建成,使拉萨的儿童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游乐生活。

拉萨德吉罗布儿童乐园的建成,使拉萨的儿童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游乐生活。

德清源、碧水源、宁算科技等北京60多家企业在拉萨投资300多亿元,通过产业、就业等有效带动农牧民贫困人口脱贫。北京燃气、华威电厂等50多家企业落户和田,完成投资36亿元,为当地提供8万个就业机会;和田17万亩戈壁沙漠变成绿洲,洛浦北京农业科技示范园得到国务院领导充分肯定。援建玉树囊谦县游客到访接待服务中心,扶持玉树龙头企业发展、农牧业合作社培育,从基层解决农牧民就业增收问题。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北京的市场优势引导深度贫困地区农副产品进京销售,支持北京企业到深度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吸纳就业、捐资助贫,精准带动贫困人口就地增收脱贫。每年在京举办对口支援地区特色产品展销会,河北、拉萨、新疆等8个省(自治区)17个地区35个贫困县的企业参展,拓展了受援地贫困县农副产品等进京渠道。

文化扶贫提升发展动力

北京充分发挥优势,加大教育、科技、文化、智力等方面的帮扶力度,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带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依靠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在教育支援方面,北京市支持受援地新建、改扩建近100所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改善中小学校硬件设施条件;每年选派100多名优秀骨干教师赴受援地支教,培训受援地双语教师、骨干教师和中小学校长10000多人次,促进了受援地教育水平快速提升。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高考上线率达到100%,和田地区墨玉县与和田县北京高级中学高考录取率达到80%。北京出资2.5亿元援建的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派出“成建制”教师管理团队,短短两年,高考上线率跃居全区前列。

 在青海玉树,由北京援建的囊谦县人民医院目前已接诊。

在青海玉树,由北京援建的囊谦县人民医院目前已接诊。

“成建制”教育援藏模式得到中央领导肯定并在全区推广。首都师范大学设置独立的“京疆学院”,培养新疆学生,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内地院校都应像首师大一样用心用情培养新疆学生,进而增进民族感情,加强民族团结。”

文化支援方面,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提升受援地文化软实力。拉萨文体中心、牦牛博物馆以及和田文化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填补了当地没有大型文体场所的空白,带动了2000多名当地群众增收。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吸纳600多名演员参与演出,成为当地文化旅游新亮点。

干部人才用情用力服务

按照“好中选优、优中配强”的选拔标准,北京派出一批又一批素质好、学历高、能力强、作风硬的优秀干部奔赴受援一线开展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向各受援地选派了1442人次援建干部和专业人才,深度参与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从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思路举措、组织项目开发,到乡村治理、公共服务、农民脱贫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拉萨文体中心体育场航拍图。

拉萨文体中心体育场航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