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拾掇拾掇,生活在北京越发有滋有味

2017-07-26 09:12:25  千龙网    参与评论()人

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城市记忆。

老一辈的北京人,他们记忆中北京的模样:斜斜的阳光,将槐树的影子打在砖墙上,远处传来糖葫芦的吆喝声……

90后的年轻人,儿时学校旁边商店街就是整个世界,在文具店买了新本子,然后剩下的零钱在奶茶店来一杯奶茶,再依依不舍地回家。

当记忆中的影像渐渐模糊,我们还能否回到从前?时光不能逆转,模样可以重砌。

现如今的北京,正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北京市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各区整治“开墙打洞”21493处,完成全年计划的133.5%,其中城六区整治19361处,完成全年计划的124.3%。小门脸违建乱象正从大街小巷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文保区城墙重新修复了,小区停车位多了,居民跳舞的地儿有了……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前门的三里河景观,经过九个月的整治,水穿街巷,宛如江南水乡。图为景观一隅。千龙网记者 欧阳晓娟摄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前门的三里河景观,经过九个月的整治,水穿街巷,宛如江南水乡。图为景观一隅。千龙网记者欧阳晓娟摄

古都风貌亮出来了

“拆得好,拆得好!终于又能见到原汁原味儿的老北京胡同了。”2017年4月11日,在北京市东四八条胡同东口内的一处拆迁现场,居民王大爷抑制不住喜悦之色,连声称赞。

东四八条17号院原为北京标准民居四合院结构,后被房主以危房院落翻修改造名义,未经规划部门批准同意,就将原有平房院落全部拆除,下挖地基搭建多层结构建筑物,期间城管、规划及属地街道等相关部门多次予以制止,但均未奏效。

此处违法建设搭建于2009年,为地面四层结构、地下一层结构多层建筑物,其中地下一层至地上三层为砖混结构,地上第四层及一层外接棚阁为轻体彩钢结构,面积合计1100平方米。地上建筑多年来被用于从事旅馆出租经营,地下室及外接棚阁则被出租给快递点、送奶站及小卖部使用。

“老街坊们早就对这处违法建设‘深恶痛绝’了,就盼着拆呢。”王大爷对记者说。

至此,东四三至八条文保区违法建设集中清理整治拆除行动全面启动,将进一步提升胡同文保区的环境面貌,还原维护老北京胡同街巷的历史传统风貌。

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已是凌晨1点钟,家住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街道北三里社区的孙阿姨却是全无睡意,楼下各种酒吧、烧烤店的嘈杂声不绝于耳。“这让人怎么睡觉!”去年此时,孙阿姨还时不时地拨打城管部门举报电话投诉噪音污染。

今年夏天,孙阿姨终于能安安稳稳睡个好觉了。

就在今年的3月16日,北京朝阳区三里屯街道对辖区内北三里社区30余户“开墙打洞”进行集中整治,并逐一恢复楼体原貌进行绿化修复。

北三里社区地处三里屯繁华地段太古里、三点三、雅秀等商场周边,之前很多房主将房子出租给商家,私搭乱建,招揽生意。

“之前这里各种经营酒吧、烧烤店、服装店的商户,特别乱,还私搭乱接管线,看着特别不安全。不仅垃圾到处乱扔,还特别吵,夜里经营到两三点,经常吵得睡不着,现在总算是拆了,恢复最开始的样子了!”孙阿姨对记者说。

3月16日,朝阳区三里屯街道对辖区内北三里社区30余户“开墙打洞”进行集中整治,并将恢复楼体原貌进行绿化修复。图为工人们正在对开墙打洞的楼梯进行封堵复原。千龙网记者 查甜甜摄

2017年3月16日,朝阳区三里屯街道对辖区内北三里社区30余户“开墙打洞”进行集中整治,并将恢复楼体原貌进行绿化修复。图为工人们正在对开墙打洞的楼梯进行封堵复原。千龙网记者查甜甜摄

“三里河”真的变成河了

从前门东大街向东南走到草场三条,一条900米长的小河流给北京带来了新貌。

老蔺在前门草厂二条胡同生活了60多年,他是一名摄影爱好者,镜头总是喜欢记录老胡同里的生活。从三里河整治开始,他就一直记录这里的故事。

“以前这里又脏又乱,胡同窄小狭长,全部是破败的房屋和凌乱的架空线。可如今水乡美景尽收眼底,河道里的荷花也开了,这些都是过去老北京胡同里难有的景象。”

栈桥弯弯,流水潺潺,清风拂柳,莲叶田田。附近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慢慢发生了改变。不论早晚,总有络绎不绝的游人在这里漫步、休憩或驻足拍照。来此休闲的少有外地游客,多是本地居民。

30多岁的崔先生打小就住在天坛,对三里河再熟悉不过。景观开放后,他最喜欢带着妻子和2岁多的小女儿来这里遛弯,“和我脑海中破旧胡同的样子简直天壤之别,女儿最爱看河里的锦鲤。晚上吃完饭最喜欢来这里消磨时光。”

北京前门三里河绿化景观中,水穿街巷的美景和庭院人家的风情尽收眼底。图为景观夜景一隅。通讯员 刘立军摄

北京前门三里河绿化景观中,水穿街巷的美景和庭院人家的风情尽收眼底。图为景观夜景一隅。通讯员刘立军摄

停车的地儿多了

在北京市海淀区青云北路,有一条长720米、宽6、7米的小巷,曾经聚集各类门店220余家。除此之外,每到下午四五点,一辆一辆拉着蔬菜、日用百货的面包车占据了马路大半边,游商们打开车门就地摆摊。买卖的熙攘人群,让行人车辆通行困难,嘈杂的叫卖声,惊扰了一墙之隔的学生和附近居民。

2016年上半年开始,中关村街道开展背街小巷整治,对青云路沿街游商进行治理。同时,作为街道环境整治重点和市级挂账乱点之一,中关村街道通过整治开墙破洞,关闭青云北路门店100余家,并通过修建实体围墙,从源头上阻断非法经营的可能性。

2017年5月24日,当记者再次来到青云北路,发现道路交通已有好转,两台工程车正在对青云北路中段的8处开墙打洞、9处违建房屋进行封堵、拆除。

今年年底前,青云北路计划打造成为“精品示范街”。开墙破洞整治结束后,还将对路两旁的围墙统一规划,补种便道绿植,同时设置停车区域,规范停车。

“多好的事儿啊,停车的地儿多了,环境变好了,人都舒心。”家住青云北路附近的梁叔叔说。

安贞西里社区位于安贞医院西侧,2000年左右为解决居民买菜难问题,街道在此建立了很多便民摊点。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便民摊点逐渐被米线、灌饼等小饭馆取代。这些小饭馆乱排污水造成附近脏乱,还存在着私搭电线、占道经营、使用煤气罐制作餐点等问题,造成居民出行不便,同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今年,安贞街道对小饭馆进行了集中整治取缔,拆除了地上建筑,并结合地区实际重新铺设了地砖,画上了停车线,建成了200平米的便民停车场,缓解了小区周边交通问题。

“以前这小区里经常要上演抢车位‘大战’,下班还要赶紧回家,晚了车只能停在马路牙子上,实在很困扰,现在情况可是好多了。”家住安贞西里社区的张先生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马丽丽 CL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