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华视点 > 中华视点最新评论 > 正文

浮夸风吹歪海水稻 与海水无关为啥取名“海水稻”

2018-08-06 10:35:57  科技日报    参与评论()人

据米铁柱透露,明年海水稻将进行“区试审定”,审定通过后,海水稻就能作为商业品种,面向农民销售。

而李立秋和童继平都认为,从目前来说,推广海水稻的需求并不迫切。

“种水稻的比较效益不高。”童继平的老家在安徽,他亲眼看到,很多水利条件不好的良田已经抛荒。相比守着一亩三分地,农民更愿意出门打工。如果开发盐碱地种稻的经济效益不高,农民就很难有积极性。

而且,我国不缺水稻。李立秋表示,今年我国在水稻种植面积上比上年压缩了1000多万亩。

但对于海水稻的商业化前景,米铁柱信心满满。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提出,其长远目标是要为国家增加1亿亩耕地,多养活8000万人口。“商业化推广的效果如何,要交给市场去检验。充分的调研表明,海水稻的潜在市场需求非常广阔。”

米铁柱指出,有良田抛荒,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开发新的土地资源。“土地抛荒的本质原因是经济效益不高。不能因为有土地抛荒了,就否认开发利用盐碱地的价值,这在逻辑上根本不成立。”至于经济效益的问题,米铁柱认为无需担忧。“我们有大量成片盐碱地可以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种植,这比分散、传统的农田耕种成本要低,效益更高。”

那么,我国有增加水稻产量的需求吗?

“我国也许不缺普通水稻,但海水稻是能满足高端需求的水稻。”此前报道介绍,盐碱地中微量元素比较高,海水稻矿物质含量比普通稻高,再加上其生长过程中少受病虫害侵扰,可以做到天然绿色。“现在一直在说产业升级,说供给侧改革,我们做的就是这个工作。”米铁柱说。

科学上有意义,宣传上要克制

海水稻的另一大亮点,是它的亩产水平。

2017年经过小面积测产,有试验品种的亩产量达到近621公斤。这一数字也在之后的报道中被反复提及。但始终没有明确的是,所谓的“小面积测产”,究竟是种植了多大面积?

关键词:海水稻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