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华视点 > 中华视点最新评论 > 正文

熊丙奇:“寒门出贵子”不能只盯着高考

2018-08-01 10:00:01    环球时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熊丙奇:“寒门出贵子”不能只盯着高考

近日,一名刚刚考上北大的河北女孩因为一句“感谢贫穷”而刷屏。不久前,来自云南的小伙因接到北大录取通知书时正在工地上干活,也迅速成为寒门学子励志的网红。

每年高考结束,有关寒门子弟考进北大、清华的话题,都会引起舆论关注。然而,目前关注的姿态,可能与让更多寒门子弟有属于自己光明未来的期望有所背离。学生从个体感受角度“感谢贫穷”本无可厚非,可有些舆论也跟着“感谢”,则是无视贫困生身处的环境,这不利于他们获得平等的求学和发展机会。贫困家庭孩子高考后打工再正常不过,把这演绎为难得的奋发故事,会影响贫困孩子的个体努力。

一名学生在工地上拿到录取通知书,被媒体报道后成为网红,这表明整个社会的成才观已经扭曲。正常的成才观应该是任何学生高考后,都应该打工挣钱,一方面了解社会,一方面为上大学挣学费。近年来,在谈到寒门难出贵子时,有评论认为,这不是阶层固化,而是观念固化,即导致寒门难出贵子的重要原因是,不少贫困家庭父母对子女没有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而贫困学生也“自暴自弃”,放弃努力与奋斗。或许有人会说,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相比,学校教育薄弱,必须一心一意用在学习上,否则怎么和其竞争。这一因素当然要考虑。但是,认为农村或者贫困家庭的孩子什么农活、家务都不要做,这是错误的教育观。

一个学生的成长除了知识教育,还有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这些对未来成长十分重要。只关注知识学习,对于寒门子弟来说,必然会产生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果考不上理想的大学,缺乏这些教育,怎么融入社会?现实是,有的农村生感到自己考不上理想大学,就在初中辍学。即便考上理想的大学,如果缺乏自立自强的意识与能力,毕业找不到理想工作甚至失业的寒门子弟也不在少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而在给农村生、贫困生创造公平的教育环境的同时,也需要寒门子弟有自立自强的意识。如果有一天,高考生在工地打工不再受到舆论点赞,而成为我国所有高中生的共同选择时,那我们的成才价值观才算回归正常。贫困学生通过社会与个体的努力,也将拥有更光明的发展前景。(作者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费琪 CN001)
关键词:高考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