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绝不会忘记日本的侵略,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比现在离那场日本侵华战争更近,但中日友好反而超越了记忆。中国人的愤怒是日本右翼抵赖和日本政府不正确与中方互动的结果。
两国的这些纠纷能够给双方关系造成根本性冲击,原因被认为是两国的“结构性矛盾”。确实中日包括韩国等,都有在大国化道路上相互碰撞的结构性问题,例如日本对中国崛起,取代它成为亚洲第一强国耿耿于怀,这与它试图重新成为政治大国的强烈愿望形成共振。妒忌加野心使它的对华思维出现严重错乱。
但有一点很重要,日本是无力回天的。它作为亚洲最强大国家已经大势已去。调整国家战略,努力适应新形势是它未来的唯一选择。对时代变局采取对抗态度是日本走不下去的牛角尖。
中日重回友好路线应是两国的理性选择,但两国各自的心理障碍依然沉重。时至今日,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展示反对对方的强硬姿态更容易得到各自国内舆论的欢迎,而主张温和路线则意味着更多风险。
由于有美国这一强大外部因素,中日改善关系的曲折更会是高概率的。加上这是互联网大大增加了民意对外交影响力的时代,所有这一切让重建中日友好成为两国翻越它都很不容易的高山。
但是,5年的僵持也会给两国社会都带来诸多思考,中国社会的战略雄心更宽阔,日本社会对本国的认识更趋客观。这些变化会潜在影响两国今后对待摩擦的态度,两国关系即使一时难以大幅改善,但重新逐渐积累拉近两国的元素还是大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