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外敌最后一次重大冲突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失败”的结果使得外国评论家和军事专家把解放军视为不堪一击、装备不全的“杂牌军”,连最弱的对手,解放军在技术和组织上都没资力应对。如今,解放军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军力建设。即便由于技术断层以及缺乏战斗经验等因素,解放军仍未做好应对现代战争的准备。
中国的官僚机构虽然有问题,但权力集中使得中国能够迅速改变军力,适应不断变化的军事技术环境。在1980年代第一波的军改中,邓小平将“人民战争”发展为“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随着理论转化,大力精简机关、压缩非战斗人员,集中力量建设更现代化的武器库。短短几年间,中国解放军就实现了“百万大裁军”,专注于精密制导武器的生产,实现了中国国防工业的改革。
2015年,中国再次改变军事理念,中国战略家呼吁重返“积极”防御。这个概念让人联想起毛泽东在70年代初的想法——使用大规模机动部队保卫边界。不同于毛泽东,现代意义的“积极防御”是通过投资新的制海制空技术以及对军队进行重组,来保护境外的中国利益。这些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支有组织、有技术的力量,能够在未来多领域战场上进行联合、高新科技的战争。
致力于高科技和组织改革
根据这一军事理念的转变,中国正大力投资潜在的非对称技术优势的重点领域。例如,中国正推进一个大规模的“太空梦”项目,旨在推动中国在2030年前成为“全球太空力量”。由于美国战斗体系严重依赖其军事空间体系,此举主要为干扰美国太空基础设施。
此外,美国国防部(DoD)的报告还显示,中国军队正在大力打造“发展空间对抗、网络进攻和电子战能力,以削弱对手因现代信息技术驱动而形成的作战优势。”
中国最新的国防白皮书也显示,中国军队以“打赢信息战”为战略目标,将网络空间等新兴领域纳入现有的培训计划,共同打造灵活的战斗力量。
在对高技术进行大力投资外,中国军队还着力改革组织结构。自2015年12月以来,中国军队实现了指挥体制的彻底转变。旧的集中式的指挥结构已被多个地理位置相连的战区取代。利用最新的军事技术进步以及战区间的合作,来应付其所辖范围内的威胁,是每个战区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