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聚焦 > 正文

村里老人写网文打架子鼓,长城脚下墙子路村的“文艺复兴”(4)

王树才也在家里一间小屋里专门摆放乐器,笙、管子、唢呐、笛、鼓、响板像展品一样,摆放在木桌上。“有个笙是我大哥送给我的,要一千多块,还有一个是村子里奖励我的笙,特别贵,要三千多块。”

王树才的轿子坊是跟爷爷和叔叔学的。轿子坊是流传在民间作为红、白喜事的一种群众性的演艺班子,其实说白了就是民间轿子服务队,而老百姓平常坐不了轿子,那是官员的交通工具,只有在结婚娶媳妇时的隆重场合能用上,白事时则主要是乐队演出。

现今的大城子镇墙子路村轿子坊,创立于清末民初,名为王家鼓乐班坊,当时专门经营祭祀、庆典、红白喜事。创始人名叫王景元,班子一共有7人,所奏曲目,大多都是师傅口传心授,全是工尺谱,曲子有普天咒、一碗水、四上佛、五雷阵等古老的传统曲子,这些曲子至今还在演奏。

机械化改变了人们慢节奏的传统生活方式,坐花轿、着凤冠霞帔的婚礼,已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现在结婚谁还请轿子坊呢,都是用音响放音乐了。”王树才介绍,在2007年6月,轿子坊被密云批准为第一批密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村里老人写网文打架子鼓,长城脚下墙子路村的“文艺复兴”

10月26日,高克昌在视频拍摄前,给蔡宝库衣着穿搭建议。新京报记者王子诚摄

轿子坊在现代社会失去了实用功能,却被现代人以民间艺术的视角重新审视。高克昌来到墙子路后,对传统民间音乐燃起很大热情,“发现没有,唢呐、笙,还是在乡村里演奏有感觉,在剧场里没这种很有力量的感觉。”

“这像是一场发生在村庄里的文艺复兴。”王瑞胜觉得在公众号上写村里的故事、发村里老人的节目很有意义,“年轻人也喜欢看轿子坊,这证明传统文化是有魅力的嘛。”

中午十一点,是村里人习惯吃午饭的时间。10月26日,墙子路村的小雨下了大半天。几位戴着解放帽、穿中山装的老人,提着笙、唢呐,从刘学彬家里出来,走在石板路上,转过细雨里的古戏台,“还是得在戏台子上吹唢呐,让人听着响亮。”

新京报记者赵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