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聚焦 > 正文

张歆艺:成长的“代价”丨人物(2)

《我不是潘金莲》的舞美设计很独特,在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张歆艺要在舞台上不断走位,“不夸张的说,我每天都像个猴子一样,在现场窜来窜去。”一天训练8个小时,她形容自己就像在练跑酷。“有一次,排练排得太累,都吃速效救心丸了。”导演怕她撑不住,劝她排练时别太用力,但张歆艺觉得还是要坚持,“我不能浪费每一次的机会,包括和我对戏的这些演员,我不百分百付出,对他们就是不公平。”

不久前,话剧《我不是潘金莲》巡演广州首站的两场演出成功举行,许多张歆艺在广州的朋友见到她都吓一跳,“我说,我现在就是浑身腱子肉。”

得丨与丨失

放弃诗和远方,把时间留给孩子

如果是以前,看到《我不是潘金莲》的剧本张歆艺可能会害怕、担心。但如今,生活的碾压让她体内积累了充足的能力,需要用的时候就可以爆发出来。“我非常用力地在生活,而且生活给了我很多碾压,让我变得有力量。这种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当一个女人成为母亲,就会有这样的力量。”

生完孩子的这三年,张歆艺把人生的重心转移到了家庭上,她深知早期的陪伴对孩子未来的人格和性格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小的时候父母很忙,是姥姥把我带大的,所以我现在很多时候不习惯和妈妈说一些心里话。”张歆艺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儿,所以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可以和父母保持亲近,能有安全感,面对失去时不会觉得惋惜,拥有时也不会觉得了不起。“这些都需要我用时间去陪伴他,告诉他。他对我的依赖和爱,以及他对自己的认知和自信也都需要我去帮他建立。”

张歆艺:成长的“代价”丨人物

做了妈妈后,张歆艺把更多时间留给了孩子。图片来自其微博

这样的改变,也让她付出了很多代价,也就是她所说的来自生活的碾压,“你原来的诗和远方,你的洒脱、不计成本,在有了孩子后都会被推翻。所有的机会,工作和理想,该放弃的时候就要放弃。”而作为公众人物,她还要面对更多来自大众的审视和评判,“有人会觉得你的形象崩塌了,是不是放弃自己了?不准备做演员了?其实都不是。”

不拍戏的时候,张歆艺也一直保持阅读、看电影,做自己的剧本。“我也会接到一些剧本,可能少了之前的那些情情爱爱的题材,更多的是妈妈类的角色,就比如去年我演了一个特别有魅力的单亲职场妈妈,我很喜欢那个角色。”

巴丨适丨感

取消无效社交,选更有意义的工作

做了母亲后,张歆艺的切身体会是,看待事情的角度和宽度都不一样了。这也投射到了她的工作中,“首先是表演更沉稳,同理心更强了,对角色的理解也更深了。”比如以前拍两口子吵架的戏,张歆艺觉得那就吵吧,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吵,但现在,她会想对方为什么要跟自己吵?他爆发的点在那儿?这样琢磨过的表演也会比以前更好看。

再比如,她前不久饰演了一个单亲职场妈妈,尤其是演到妈妈和孩子相处的片段时,她会用自己的理解和表演让角色更丰满。

她说,她很享受这种工作的过程。所以,为了平衡好生活和工作的时间分配,她会选择那些更有意义的工作,生活上也是如此,“以前还经常和朋友出去玩儿,有一些社交,现在我会尽量取消无效社交。工作也是选那些非常非常想做的去做。”张歆艺总结到。

张歆艺:成长的“代价”丨人物

除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对于工作,如今的张歆艺只选择那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来做。受访者供图

四川人骨子里都有着一份安逸,张歆艺承认自己也如此,有时在家里和孩子待久了,也会和老公袁弘感慨:“这样的生活挺好的,一年就拍一两部戏,其余的时间就跟孩子一起,两个人都放假的时候出去旅旅游,我老公也很认可。”

人丨生丨观

成熟后,找到治愈坏情绪的方法

张歆艺素有“二姐”之称,似乎很少会为了某件事而焦虑,“我是双子座,心挺大的,感觉没什么可烦恼的,有情绪的时候自己能很快找到开解办法。”和很多女明星不一样,打开她的百度百科,出生年份很大方的写在上面,1981年出生的她去年步入了40+姐姐的行列。她也从不避讳提及年龄,“我有时候会觉得:哎呀,怎么一眨眼就40(岁)了呢?想想自己刚毕业那会儿才二十出头,还觉得是个小孩呢。”

到了这个年龄,张歆艺首先希望自己身体能够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然后是双方老人身体健康。“我们觉得幸运的是自家父母的身体都特别好,我总鼓励我爸去健身房,没事就让我妈去跳跳舞。还经常鼓励他们要有自己的爱好,舍得花钱,人活着几十年,越到这个年龄越要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在这个行业里,女演员都会有年龄、外貌带来的焦虑情绪,“我觉得成熟的好处就是,当你产生了一些不好的情绪时,知道用什么办法去消灭它。”对张歆艺而言,累了一天回到家,可以和儿子一起看个动画片,一起洗澡、玩水,睡前给他讲个故事,这就是最浪漫的事情,可以治愈她所有的坏情绪,所以她很珍惜这样的生活。

张歆艺:成长的“代价”丨人物

面对人生、事业上的得与失,张歆艺始终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