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土地市场表现稳中向好,特别是在重点城市,这一趋势尤为明显。易居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1-4月全国25个重点城市的住宅用地溢价率分别为20%、18%、23%和15%,年初累计指标也表现良好。前四个月这些城市的平均土地溢价率为19%,比2024年全年6%的溢价率显著提升,并创下自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这些城市中,有13个城市的土地溢价率超过了10%,显示出较高的市场热度。地价也随之上涨,今年前四个月全国25城住宅用地楼板价达到13003元/平方米,相比2024年全年的8467元/平方米,增幅达54%。这种地价上涨对新房交易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一些热点项目销售情况较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部分重点城市如深圳、杭州、上海、成都和宁波的土地溢价率尤其高,分别为70%、40%、29%、26%和23%。其中,杭州的土地成交建筑面积为288万平方米,溢价率达40%,是今年前四个月最热的城市之一。上海和成都的土地成交建筑面积分别为77万平方米和212万平方米,溢价率分别为29%和26%。
房企投资心态的变化也是土地市场走好的原因之一。除传统优质央国企外,部分民营房企也开始积极拿地。例如,在昆明,四川的邦泰集团今年前四个月至少拿下三幅土地,其中一幅地块溢价率超过30%。报告建议各地要密切关注新兴房企,它们可能成为今年高价拿地的主要力量。
此外,部分房企的拿地力度明显增大,以成都为例,建发集团在今年3月27日购得的一块土地溢价率超过106%。这表明一些经营状况稳健的房企有能力在核心地段进行大规模投资。随着各地继续强调优质土地供应,进一步吸引房企投资拿地,当前土地市场的“持续巩固”特征较为明显。
未来,住宅用地仍将是土地供应主力,房企投资拿地将更加聚焦。同时,部分房企通过专项债收储存量土地的操作,有助于存量盘活和资金回笼,进一步促进其拿地能力。从确保土地市场持续稳定的角度出发,后续土地政策需要进一步优化,包括购地门槛、付款方式、开发模式等。例如,部分城市允许调整精装修和毛坯交付的比例,有助于降低企业拿地成本,增强拿地积极性。
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2024-12-17 12:19:57任天堂涨近3%中国电信盘中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成交额超26亿元。...
2025-02-22 00:54:23中国电信股价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