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私域”直播成为针对老年人的欺诈手段,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不法分子通过“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吸引老年人进入隐蔽直播间,绕开传统监管,形成难以追责的闭环欺诈链条。这些商家利用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定向触达用户,采取“播完即注销”、“解散群组”、“更换平台”等手段销毁证据,规避监管。
家住吉林省某市的李阿姨今年66岁,她展示了在直播间和线下养生讲座购买的商品,包括30多瓶保健品,消费约7000元;海参十盒,消费两万元。李阿姨表示,自己被诱导进群领红包,听老师讲课后相信这些产品能调理身体,预防疾病。尽管退休金有限,但她认为这些投资对健康有益。
每天下午3点10分,李阿姨准时点击微信群聊中的直播链接,观看名为“H8百姓驿站”的直播。主播自称某航天馆杨主任,极力推销一款“航天鞋”,声称鞋内植入了钛核磁芯片,能释放能量波保护脚部。去年以来,李阿姨线上线下购买了大量保健品和生活用品,总价已达数万元,但并不知道自己正遭遇“私域”直播围猎。
这种骗局通常以“免费身体检查”、“养生讲座”为幌子,通过线上课程、线下门店、社群活动锁定老年人群体,以“拉人头奖励鸡蛋”、“连续听课领红包”等手段实现社群裂变,诱使老年人购买高价药品、保健品,甚至诱导他们成为诈骗链条的“推销员”。
一次买菜回家的路上,李阿姨被人引导到一家名为“一分利生鲜超市”的门店,扫码加入微信群。群主每天分享直播链接,只要看直播回答问题就能获得积分、优惠券、领红包。这些积分和优惠券可以用来购买店内陈列的保健食品或小家电。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社群看似随意,实则组织严密。一些通过线上渠道进入“私域”直播的老人还会受到“一对一”专人“照看”。王女士家里的老人每天接到视频电话连线,对方态度亲切,询问身体状况,夸赞老人。后来,王女士发现家人遭遇了骗局。在以“养生科普”为主题的“私域”直播间内,不法商家夸大产品功效,甚至虚构出“抗癌”、“延寿”等疗效,以高出同类商品数倍的价格销售保健品。
近日,一种名为“藏乌梨”的黑色水果在市场上走红,商家宣称其为高原特产、富含花青素,售价高达30元一个。然而,调查发现这种“黑梨”实则是普通梨经高温烤制而成,成本不足2元。不仅欺骗消费者,还可能危害健康
2025-03-26 21:08:41起底水果骗局下载一个App,在网上“云认养”黑猪、牛羊、梅花鹿等,就能每月获得高额返利,稳赚不赔。
2025-05-27 08:05:29已有数万人被骗没有网购却突然收到一份神秘的快递,拆开后发现是一份“中央的红头文件”,只要加入群聊就可以申领最高280万元的“扶贫资金”
2025-05-21 06:15:08警方起底红头文件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