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客服否认“点单多积分高更贵” 差异化优惠引发争议!近日,瑞幸咖啡因被用户质疑存在“大数据杀熟”的现象,引发了广泛争议与消费者的关注。南京消费者朱先生发现,自己在瑞幸咖啡购买同一款产品时,价格比同事高出6元。尽管他购买了瑞幸的“咖啡自由卡”,但会员身份并未带来优惠,反而单杯价格比非会员更高。这一情况经网络曝光后,引发大量用户共鸣与讨论。
面对质疑,瑞幸咖啡官方迅速回应称,这并非“大数据杀熟”,而是由于优惠券系统根据用户画像进行差异化发放所致。瑞幸表示其优惠券系统会根据不同用户群体的消费行为特征,自动分配不同力度的优惠券码,以提升营销精准度。官方还指出,有时使用优惠券后的价格甚至比会员卡折扣更划算,这才造成了用户感知上的价格差异。
然而,消费者对于所谓“差异化定价”的质疑并未平息。近年来,“大数据杀熟”这一概念在消费者群体中频繁被提及,指的是商家利用大数据分析,对老用户或忠实客户提供相对更高的价格或更低的优惠力度,而新用户则能享受更优惠的价格,从而造成消费不公平的感受。
瑞幸咖啡此次事件再次激起了社会对于商家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营销,以及如何在追求商业利益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之间取得平衡的广泛讨论。多位行业专家指出,企业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营销本身并无不妥,但需要在透明度和消费者权益保障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企业不应以消费者的信息优势为工具,损害用户利益。
法律专家提醒,如果企业确实存在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差别定价的行为,应当在消费者购买前明确告知相关价格差异信息,确保消费者享有知情权与选择权。此外,平台和企业应加强自律,制定更透明的价格规则和优惠机制,从根本上杜绝疑似“大数据杀熟”的争议现象。
瑞幸咖啡事件也警示企业在商业运营过程中,应重视用户的消费体验,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或机制不透明引发消费者对品牌信任的质疑。长期来看,企业需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营销环境,才能维持品牌信誉和消费者忠诚度。
目前,此事仍在持续发酵,公众和媒体将继续关注事件的进展和企业后续的应对措施。消费者也被建议提升维权意识,遇到类似情况时及时反馈,督促企业改进服务质量,推动公平消费环境的建设。
随着AI应用热潮席卷现制饮品行业,消费体验正在加速重构。5月26日,瑞幸咖啡在其官方APP和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首个AI智能体(1.0版),消费者只需通过语音指令就能完成点单,享受更加便捷且个性化的服务
2025-05-27 22:00:02瑞幸咖啡官方App上线AI智能体5月30日,消费者发现瑞幸咖啡多款饮品价格降至6.9元。此前,瑞幸咖啡的最低价通常是9.9元一杯。这次降价可能与近期外卖平台的价格战有关
2025-05-30 13:49:21瑞幸咖啡降价12月20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瑞幸咖啡中喝出蟑螂。据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现场报道,这名网友是安徽合肥的消费者陈先生。当天14点38分,他的朋友通过瑞幸小程序下单购买了两杯咖啡,14点42分到线下门店取单
2024-12-23 14:32:04瑞幸咖啡被曝喝出蟑螂5月30日,有报道称瑞幸咖啡的部分产品价格降至6.9元一杯,比以往的9.9元更加便宜。记者登录瑞幸咖啡小程序后发现,确实有一些产品在使用优惠券后的价格在6元到9元之间
2025-05-31 11:56:17瑞幸回应咖啡降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