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春甲子,俗话“春雨甲子,赤地千里”。
“春甲子下雨,竟是大旱的征兆?”老祖宗留下的这句农谚,乍一听让人摸不着头脑。春天雨水多不是好事吗?怎么反而会“赤地千里”?这背后藏着什么玄机?春甲子这天的雨水,为何让农民如此警惕?
#万能生活指南##春日生活打卡季##记录我的2025年#
1.什么是“春甲子”?为何这天如此特殊?
“甲子”是传统干支纪年的第一天,六十年一循环。古人把春季第一个甲子日称为“春甲子”,认为这天的天气能预示整个春季甚至夏秋的旱涝情况。农谚讲“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撑船入市;秋雨甲子,禾头生耳;冬雨甲子,牛羊冻死”,四季甲子日的雨水,各有不同的预兆。
春甲子下雨,古人认为不是吉兆。春季本该雨水滋润,但甲子日的雨偏偏预示干旱。“赤地千里”不是夸张,过去大旱之年,土地龟裂,庄稼枯死,逃荒要饭的惨状历历在目。农民靠天吃饭,自然对这天的天气格外敏感。
2.春甲子下雨,为何反而会大旱?
这说法看似矛盾,其实有它的道理。春季雨水本应细水长流,慢慢滋润土地。如果春甲子突然下大雨,可能意味着气候异常,后续雨水分配不均。暴雨来得快去得快,土壤来不及吸收,水分蒸发后反而更干燥。
“春甲子雨淋头,百日无雨愁白头”,老一辈人观察发现,春甲子若下大雨,后面很可能长期干旱。雨水提前透支,夏季真正需要水的时候反而没雨。庄稼在关键生长期缺水,收成自然大受影响。
3.农谚准不准?现代气象学如何解释?
古人没有卫星雷达,却能总结出这样的规律,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智慧。从现代气象学角度看,春甲子下雨与大旱的关联,可能与大气环流有关。春季突发性强降雨,往往是异常天气系统的表现,后续可能伴随高压控制,导致少雨。
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当天,16位80岁左右的老人从全国各地齐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共同为母校庆祝百廿华诞。他们是复旦大学1965级经济学系校友,今年也是他们入校的第60个年头
2025-05-30 21:57:0116位八旬同班校友复旦再聚首双甲子光影璀璨,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首次在青岛举行。数百位电影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荣誉的颁发。此次颁奖活动的主题为“共筑电影梦,激扬时代情”
2025-04-26 18:34:48第20届华表奖阵容官宣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春季,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街头艺术在城市街头融合,上演了一场视觉盛宴。近日,“中华战舞”团队主办的“甲子英歌出巡”活动在市中心举行,吸引了数千名观众驻足观看,场面热烈
2025-02-02 22:00:43中华战舞甲子英歌出巡燃爆街头今天早晨,你可能被窗外小鸟的鸣叫声唤醒。春天来了,鸟语花香,太阳升起得早了,我们也应该早起。无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早起都能让你感受到清晨的温暖和宁静。很多人选择在这个时候散步或慢跑,享受春日的美好
2025-03-20 08:55:34今日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