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员工诈骗1.6亿 长达13年未被发现!近日,光大银行一名员工因诈骗客户资金1.6亿元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根据判决书,2009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席某利用其在光大银行郑州某支行担任客户经理的身份,虚构高收益保本理财产品,通过伪造协议和私刻公章等手段,在银行办公场所实施诈骗。他以"内部专属产品"为幌子,诱骗31名投资者签订虚假理财合同,并通过大额取现转交、账户划转及POS机刷卡等方式,将客户资金转移至其控制的个人账户,涉案金额累计达1.6亿元人民币。
席某采用典型的"庞氏骗局"模式维持资金链条,用后续投资者的部分资金兑付前期客户的本息。截至案发时,席某已归还投资人本金6031万元并支付利息767万元,但仍有9448万元未追回。在这9000多万元中,仅有420万元用于购房购车,而高达6100余万元被用于网络直播打赏。
值得注意的是,席某的诈骗行为在银行办公区域持续了13年未被发现,这暴露出光大银行在员工行为监管、凭证管理和账户异常监测等方面可能存在漏洞。案件于2022年4月因投资者报案而案发,侦查机关通过资金追踪锁定证据链。法院审理后认为,席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且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司法机关将对其名下资产进行司法拍卖,所得款项按比例返还受害人。
近年来,光大银行不仅高管频频落马,合规问题也频发,不断收到大额罚单。仅2025年开年以来,该行已被罚款超过2800万元。
11月27日,一女子在河北邢台某银行支行取款2.5万元时遇到阻碍,随后她将现场视频发布到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视频中,储户表示自己取钱耽误了20分钟,期间银行工作人员多次打电话进行核实
2024-11-29 07:42:00丈夫住院取2.5万元被银行电话核实德意志银行在3月13日发布的年报中披露,一名前员工于去年第二季度向德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行赔偿约1.52亿欧元。这名员工声称,与西雅那银行有关的一起刑事诉讼损害了他的职业生涯
2025-03-14 17:30:14前员工起诉德意志银行索赔一个从未上过班的家庭主妇,仅凭几部手机和多个微信账号,伪装成银行采购主管、财务、供应商等多重身份,在商界翻云覆雨多年,卷走了1600多万。这不是影视剧剧情,而是发生在上海的真实骗局
2025-05-23 04:52:07女司机冒充银行高管诈骗1600万前不久,北京市公安局顺义分局高丽营派出所接到辖区内银行报警,称有一位居民取现6万元,但看起来十分可疑,很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这位40多岁的赵女士面对民警询问时支支吾吾地说,自己取钱是为了借给好朋友周转
2025-06-05 21:13:35女子取款银行报警原因近期,多个互联网平台流传“上海即将成立数字人民币银行”和“招募数字人民币推广员”的消息。经向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核实,这些信息均为谣言
2025-04-13 09:33:58官方辟谣成立数字人民币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