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调整后,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从短期到长期分别有:7天公开市场逆回购、临时隔夜正逆回购作为短期工具,兼具定价功能,其中7天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是核心政策利率,临时隔夜正逆回购为约束区间;买断式逆回购和MLF作为中期货币政策工具,或为纯粹的数量型工具;长期则是降准和国债买卖,没有价格属性,投放长期流动性。
未来银行MLF成本将更贴近
市场化融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MLF的多重价格招标,将更好地反映机构差异化的资金需求,发挥机构市场化自主定价能力。由于不同银行获得融资成本不一,银行投标MLF通常参考市场化的融资成本,同批次MLF存在多个中标利率,未来银行的MLF负债成本会更加贴近自身发行存单的成本。
市场人士指出,按照当前各类型银行存单的融资成本,预计银行投标MLF资金成本将总体下降,部分银行MLF边际中标利率或下滑到2%以下,这将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缓释净息差压力,起到“结构性降息”的效果。
市场专家指出,结构性降息也是降息,同样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支持银行在保持净息差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促进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在今年两会的记者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间。同时,将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充裕,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专家指出,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可以有效发挥工具价格激励的“牛鼻子”作用,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激励引导力度,同时通过资金量激励、考核激励、导向激励和声誉激励等,能够与产业政策、信贷政策、银行内部配套制度等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和经济质效提升。同时,随着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的丰富,各种工具灵活搭配有利于更好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下阶段,为稳增长、宽信用、稳预期,货币政策目标预计将转向多目标平衡,并兼顾短期流动性,资金紧平衡状态有望得以调整。此外,4月也有望迎来降准及结构性工具降息,将从量价两方面提振市场信心,强化实体支持。
A股市场出现了显著的上涨趋势,表现为百点长阳,这背后映射出投资者信心的快速回复及股市盈利环境的改善。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外部环境对A股的正面影响逐步显现
2024-09-28 13:33:55专家:降准降息股市楼市最受益9月24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了一系列金融政策调整,旨在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来支持市场
2024-09-24 18:20:41央行降准降息有何影响?专家解读中国人民银行于9月27日宣布两项重要金融政策调整:一是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旨在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以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能力
2024-09-29 12:28:00降准降息同步落地本周四,国内汽柴油进行了今年第三次调价。尽管周期初油价大涨180元/吨,但在周期内油价有所回落,最终涨幅不足50元/吨,导致2025年成品油首次出现搁浅
2025-02-11 11:49:152月19日油价调整搁浅概率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