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场的空地上,风很大,刮得呼呼作响。肉贩子开着一辆蓝色的三轮车,拉着两袋已分割好的狐、貉前后腿肉,赶到了交易地点。一旁角落里,散落着一些已经发黑的狐、貉胴体。据肉贩子讲,这个场地在旺季时能堆数百吨狐、貉胴体。
肉贩子察觉到有人在拍照,迅速制止并显得非常警惕。当提出想去冷库看一看时,对方犹豫了一会后同意了,但强调不能拿手机,不能发定位。该肉贩子声称,他的冷库里还囤积着40多吨狐、貉冻肉,主要卖往南方当“兔子肉”,北方的买主一般买去制成肉干冒充牛肉干销售。另一位肉贩子则提醒,做狐、貉胴体生意需要隐蔽进行,自己私自运走。
狐、貉养殖在河北唐山、山东潍坊、临沂等地,早已形成相当可观的产业规模,毛皮是最主要商业价值。作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中的非食用特殊禽畜,“取皮”后的狐、貉胴体按照国家规定不能流入食品领域。然而,调查发现,仍有人私下售卖狐、貉肉,甚至还在视频平台公开叫卖。一些商贩在冷库里囤积了几十吨已经分割好的狐貉腿,声称冒充羊肉、狗肉、兔肉等流入食品领域,销往各地。
养殖的狐、貉等非食用毛皮动物胴体为何不能供人食用?有关专家解释,这些动物在饲养过程中会用到激素,加之缺少检疫程序,未经检疫的毛皮动物胴体流入食用肉类市场,其携带的病原体将会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增加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风险。近年来多地曾发文,要求推进毛皮动物胴体的资源化利用,严厉打击非法处置毛皮动物胴体的行为。
狐狸养殖场中,多名养殖户证实,狐狸养殖中会在皮下埋植激素。刘猛在某网络平台账号上公开售卖新鲜貉子肉,每只售价20元。开膛、刮掉皮下脂肪层的貉子白条,他叫价“100元3只”。另一名狐貉肉贩郑经也在网上叫卖狐貉肉、狐貉腿。中国皮革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当年中国狐取皮数量约405万张,最大省份为山东省;中国貉取皮数量约249万张,河北省占比近70%。
今天,上海市林业总站、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在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发布了2024年“貉口普查”报告
2024-11-25 07:25:31上海“貉口普查”报告发布海南州是青海省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畜产品产量约占全省三成以上。为抢抓秋收和牛羊集中出栏期,自10月下旬开始,海南州安排近1400万元资金鼓励和支持牛羊出栏,切实增加群众收入
2024-10-30 06:04:28海南州安排资金支持牛羊出栏9月22日,河南商丘永城遭遇严重水患,多区域被洪水侵袭,水位不断攀升。街道、住宅、农田以及庄稼均未能幸免,部分居民区已成空城,居民被迫转移至乡政府暂避
2024-09-23 21:11:00河南永城多处被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