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将一条商船改装成了航空母舰,这是伊朗历史上的首艘航母。该航母主要配备的是无人机,包括侦察型和自杀版本的无人机,能够在远洋地区形成一定的综合作战能力。据称,这艘航母能携带60多架无人机,这种改装方式被视为一种权宜之计。
历史上,日本在二战期间有25艘航空母舰,其中10多艘是从民船改进来的。这些临时改装的航母通过加装甲板来提高作战能力。同样地,伊朗通过无人机上舰以及甲板倾斜设计,也能够实现无人机的起降,从而增强对美国及周边国家的威胁能力。不过,其实战能力仍需进一步观察。
这种改装思路提醒我们,航空母舰的核心功能是作为浮动机场支持舰载机的起降。马岛战争中,许多商船在出港时还是民用船只,到了战区就变成了军用舰只。这种临时改装对于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来说是一个重要考量。如果大量油轮和其他设施能在战时迅速转变为航母,将显著提升海上作战能力。这种方式周期短、成本低,平时也不需要昂贵的航母长期停泊港口。
最近,马斯克批评美国国防部花费巨资购买昂贵且不实用的舰艇,他认为购买大量无人机可能更加经济有效,并且在未来战争中更具优势。因此,通过不同手段实现航空母舰的部分功能,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从应急提高作战能力的角度来看,虽然伊朗的改装方法看起来简单而不专业,但其实际作用不容忽视。这也提示我们在大平台建造方面,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不应仅仅关注航母的数量,还要考虑其潜在的改装能力。拥有数百条商船意味着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迅速增加数百艘航母,这对于军民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伊朗确认购买了俄罗斯的苏-35战斗机,尽管具体数量未公开。这项交易标志着两国军事合作进一步加深,特别是在美国和西方对两国施加压力的情况下。伊朗当前面临较大的空防压力,其现有战斗机较为陈旧,急需更新换代
2025-02-02 17:42:51伊朗官宣已购买俄制苏35有何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