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票房创新高影视股却批量跌停。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2月4日)票房达95.10亿元,观影人次1.87亿,双双刷新历史纪录。然而,2月5日A股影视板块表现却呈现分化:光线传媒因《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大爆而涨停,但博纳影业、横店影视、北京文化等多家公司股价跌停,金逸影视跌超9%,中国电影跌近9%。
分析认为,春节档票房创新高与影视股大跌的背离,本质上是市场对短期利好兑现和长期结构性问题的综合反应。头部影片的虹吸效应、资金流向分化以及行业复苏不确定性等因素共同导致了这一现象。未来影视板块的投资机会可能更多集中于具备IP储备、技术升级(如AI制作)或多元化布局的公司。
春节档前,影视股已因市场对票房的乐观预期提前上涨。例如,1月份横店影视、博纳影业等涨幅超10%,部分基金在2024年四季度已加仓影视股。当票房数据正式公布后,尽管创纪录,但部分投资者选择“落袋为安”,导致股价回调。尤其是票房表现未达预期的公司更遭抛售。
《哪吒2》一家独大,该片票房48.39亿元,占春节档总票房的50.9%,远超其他影片。光线传媒作为主投方,预计可分账约18亿元,直接推动其股价涨停。其他影片表现不及预期,例如博纳影业主投的《蛟龙行动》票房仅2.74亿元,远低于预期,导致公司面临现金流压力,加剧市场对其财务风险的担忧。此外,《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封神第二部》等影片票房也未达市场预期,拖累相关公司股价。
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此前预测,春节档后票房可能趋于平淡,叠加行业长期受短视频冲击、观众观影习惯变化等因素,投资者对影视行业全年增长信心不足。2024年电影市场整体低迷(票房同比下降22.6%),部分公司业绩预亏(如万达电影、横店影视),市场担忧2025年行业复苏仍需时间验证。
资金集中炒作头部影片相关个股(如光线传媒),而其他公司因缺乏爆款支撑或题材单一(如博纳影业依赖主旋律商业片),遭遇资金撤离。部分基金经理在春节前已调整仓位,减持传统院线股,转向AI应用等新兴赛道(如AI游戏、AI营销),导致影视板块内部分化加剧。
博纳影业《蛟龙行动》的失利暴露了主旋律商业片的受众局限性和创作模式固化问题。市场对依赖单一类型片的公司风险容忍度降低。高成本制作(如《封神第二部》系列周期长、投资大)与票房回报的不确定性,加剧了投资者对行业盈利能力的担忧。
据灯塔专业版,2025大年初一至大年初四累计票房超57.4亿,超过2021年初一至初四累计票房(57.33亿),成为历史春节档同期票房新高
2025-02-02 11:02:012025春节档创造历史了截至2025年1月29日19时,春节大年初一的票房已达到17.01亿元,观影人次达3306.78万,这一成绩超过了2021年同期,刷新了单日票房纪录。整个春节档(含预售)的票房总额达到了22.11亿元
2025-01-29 21:56:40中国电影史单日票房破纪录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至2月4日)票房达到95.10亿元,观影人次为1.87亿,同比分别增长18.64%和14.68%
2025-02-06 13:41:33哪吒影史第一大年初一的电影院异常热闹,国家电影局统计显示,2025年春节大年初一(1月29日)票房达到18.05亿元,观影人次为3515.12万,刷新了2021年的纪录。《哪吒》成为当日票房冠军
2025-01-30 16:28:18多地影院大排长龙人气爆棚2025年2月1日10时47分,年度电影票房(含预售实时)突破70亿。《哪吒之魔童闹海》暂列年度票房榜首位,并成为春节档上半程票房冠军,《唐探1900》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紧随其后
2025-02-02 12:30:18广州电影院热门场次一票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