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和关税之间的关联令人费解。美国最近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宣布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的关税,这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动机。近年来,一些美国政客不断将本国芬太尼滥用问题归咎于中国,声称来自中国的芬太尼前体经过墨西哥加工成毒品输入美国,并借此制裁中国的机构、企业和公民,误导国内外舆论。
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分析称,美国现任领导人在上台后不久就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加征关税,背后充满利益算计。美方明白难以根本解决芬太尼滥用问题,便像过去一样把责任推卸给中国、墨西哥等国,意图展示强硬姿态,提升民意支持度。同时利用芬太尼问题在美国国内的高度关注,为其酝酿发动的关税战提供所谓的合理性。
实际上,美国芬太尼危机的根源在于其自身巨大的滥用需求和监管漏洞。对别国加征关税并不能触及问题核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作为一种强效阿片类药物,芬太尼原本用于临床镇痛和麻醉,但由于美国长期存在阿片类药物滥用问题,芬太尼类物质沦为危害社会的毒品。由此可见,芬太尼问题本质上是美国的“国内危机”。
国际麻醉品管制局统计显示,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芬太尼类药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以5%的人口消费了全球80%的阿片类药物。美国缉毒署数据显示,芬太尼过量已成为导致18至45岁美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被称为“美国有史以来面临的最致命的毒品威胁”。
芬太尼在美国滥用成灾的原因之一是受利益驱动,大型药企游说政客提供政策保护,医药代表鼓励医生多开处方药,药店也大力兜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此外,在政治极化背景下,美国政客虽口头上重视芬太尼问题,实际却将其作为两党斗争工具。联邦政府层面监管不力、对毒品危害宣传不够、各州药物管制法律宽严不一,以及半数以上的州实行“大麻合法化”等因素,都加剧了芬太尼类物质的滥用。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印发了《关于规范调整护理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对护理类项目进行了三项调整。护理类项目由现行的29项整合为22项,涵盖分级护理、专科护理和专项护理三大类
2024-11-23 21:24:58内蒙古对护理类项目价格调整11月2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今年以来全省共立涉企类经济犯罪6332起,为企业和群众避免及挽回经济损失达18.21亿元。此外,还侦办了侵犯企业商标权、商业秘密等犯罪案件408起
2024-11-22 05:22:00山东立涉企类经济犯罪6332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于9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纺织行业的运行状况颇为积极,利润总额实现了显著增长
2024-09-07 12:26:03数字透视消费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