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您的胃镜结果显示,有早期胃癌的迹象。”医生的话让43岁的张先生心头一紧。明明没有胃痛,饭量正常,怎么突然就成了胃癌患者?而更让他震惊的是,医生随后的一句话:“不怪你体质差,怪你吃饭太‘烫’了。”
“趁热吃”真的更健康吗?
从小到大,“趁热吃”似乎是长辈们的口头禅。热腾腾的饭菜上桌,大家总说“热的才有营养”。可你知道吗?这一“健康习惯”很可能是胃癌的温床。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6年就将65℃以上的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与烟草、酒精齐名。长期摄入高温食物,胃黏膜会被反复灼伤,导致慢性炎症,最终可能演变为癌症。
胃就像一个娇嫩的“绒布包”,里面布满了细腻的黏膜。这些黏膜帮助你消化食物,但也极为脆弱。热腾腾的食物每次滑过食道和胃部时,都会像滚烫的水滴落在布料上一样,留下“烫伤”的痕迹。一次两次没问题,可如果每天都这样,胃黏膜的修复能力将逐渐力不从心。医生提醒,长期高温刺激是胃癌的重要诱因之一,尤其是被称为“胃癌之王”的贲门癌。
如果胃能开口说话,它一定会抗议:“我不是铁打的!”贲门癌,正是因为贲门位置长期暴露在高温刺激下而高发。贲门是胃和食道的交界处,平时负责“守门”,防止胃酸反流。可一旦被高温反复刺激,这道“守门员”就会变得脆弱,癌变的风险大大增加。
想象一下,喝一口刚烧开的热茶,或者吃一口滚烫的火锅汤底时,那种辣到“吸气”的感觉,其实就是身体在向你发出警告。有些人以为“习惯了就不怕烫”,可胃黏膜的损伤是悄无声息的,等到真正出现不适时,可能已经是问题的后期了。
胃癌被称为“沉默杀手”,因为它在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很多患者像张先生一样,直到体检时才发现异常。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全球一半以上,而贲门癌又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更令人警惕的是,研究表明,热食习惯的地区,其胃癌发病率普遍高于喜欢吃温凉食物的地区。
前段时间,68岁的老高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院长、著名外科学专家蔡秀军教授的门诊咨询胰腺疾病。
2024-10-22 15:57:28父子三人先后确诊前列腺癌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邓阿姨最近遭遇了一次电信诈骗。骗子对邓阿姨进行了深度洗脑,导致她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自己被骗了。一次真实的劝阻工作展示了其中的困难
2025-02-19 21:55:12140余名女聊手诈骗9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