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大国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非洲成为中美角逐的重要舞台,中非关系面临考验。美西方炮制“债务陷阱”等不实言论抹黑中非合作,但事实是中国助力非洲改善基础设施,非洲国家债务危机的主因并非中国贷款。中国尊重非洲主权,中非合作模式契合非洲发展需求。中非合作展现了强大的韧性,未来双方应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新挑战,为全球合作树立典范。
肯尼亚智库南南对话执行主任
在特朗普于1月20日开启其第二任美国总统任期之际,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正日益受到大国竞争的影响。非洲已成为这场竞争,尤其是中美竞争的重要舞台。中非之间持久的伙伴关系在这一形势中居核心位置,它承受住了持续的外部批评和压力,尤其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展望未来,中非双方必须在竞争加剧的环境中,立足于共同的历史、总体战略及互利优势,加强伙伴关系,实现共同目标。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美国的外交政策奉行重商主义方针,与非洲的交流特别少。美国政府常以负面视角看待中国在非洲大陆的存在,鼓吹“债务陷阱”外交和所谓的对非洲资源“剥削论”。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也顺势放大了这些说法,将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描绘为掠夺性而非建设性的。
然而,这些批评往往忽视了中非伙伴关系给非洲带来的巨大利益。与西方附带政治条件的援助不同,中国模式强调尊重主权,契合非洲自身的发展重点。
中国的贷款和投资远非“债务陷阱”,它们帮助解决了非洲长期存在的基础设施短缺问题。肯尼亚蒙内铁路、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区和尼日利亚宗格鲁水电站等项目为非洲搭建起了重要的经济命脉。禧年债务运动 (Jubilee Debt Campaign) 等国际机构的研究表明,把非洲债务负担主要归结到中国贷款头上的观点毫无依据。多数情况下,非洲债务危机的根源是欧洲债券市场和国内金融管理不善,而非中国的融资。此外,中国在非融资项目的灵活性很高,必要时会进行债务重组或减免贷款,例如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就向多个非洲国家提供了债务减免。
中国日报网报道,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紧密,贸易量持续增长,商品与服务种类亦愈发丰富。据统计,2023年中非贸易额创纪录地达到了2821亿美元,年增长率1.5%,凸显了双边贸易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2024-08-20 15:54:28中非经贸关系展现强劲韧性与活力11月22日,国新办举办政策吹风会。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在回应特朗普的60%加税计划时表示,中国经济已经表现出非常强的韧性,潜力大、活力足
2024-11-27 08:45:59外交部回应特朗普加税言论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复信非洲50国学者,鼓励他们继续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维护“全球南方”共同利益提供智力支持。
2024-09-01 14:53:38开辟中非关系更加壮丽的前景——习近平主席鼓励非洲学者为推动中非合作和“全球南方”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