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禁止蕉绿”成为打工人新的上班搭子,到虚拟商品“爱因斯坦的脑子”全网爆火,再到各类叫醒、陪聊、哄睡等服务受到热捧,情绪消费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这种消费方式主要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追求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慰藉,具有消费虚拟化、心理补偿性等特点。虽然情绪消费可以帮助部分消费者缓解内心烦闷、获得心理慰藉,但只是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消费者或许能得到短暂的快乐和满足,但关键还是要面对现实,积极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作为一种新业态,情绪类消费中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例如,个人隐私泄露风险,消费者多通过网络平台购买情绪消费服务,有时难以核实服务提供者身份、背景等真实信息,且可能需要向商家提供电话、住址等个人信息,增加了隐私泄露的风险。此外,服务质量难以保证,许多情绪消费网店的销售页面只有简单的价格介绍和下单流程,对从业者的资质、从业时长和服务内容等关键信息均未体现,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有时不仅不能提供有效服务,还可能对消费者心理造成伤害。部分商家被利益驱动,打法律和道德的“擦边球”,利用情绪类消费的模糊边界,提供低俗、不良甚至违法违规的服务。还有一些商家利用消费者的猎奇心理,过度营销,推出各种新奇的“无厘头商品”,或者根据服务提供人员颜值、情商设置不同等级的情绪消费服务,夸大商品价值,诱导消费者进行不必要的消费。
为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情绪消费行业健康发展,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建议消费者理性消费,提高警惕,审慎选择服务,尽量选择可信、安全的网络购物平台,谨慎对待诱导性营销手段,避免提供过多敏感信息,以防隐私泄露。如果遇到情绪困扰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相关经营者应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严格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网络平台需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加强对经营者资质和服务内容等方面的审核,完善用户投诉和举报机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健全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规范经营行为。
为了帮助消费者正确选择保健食品并保护其合法权益,省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时需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警惕,防止受骗。保健食品属于食品范畴,并非药物,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
2025-01-07 18:24:34辽宁发布保健食品消费提示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冒用中央和国家机关、解放军、武警部队名义制售假酒,并标识“特供”“专供”“内供”“定制”等词语欺骗误导消费者,扰乱正常市场秩序,损害党政机关和军队形象
2024-09-27 09:44:19“特供酒”均系非法产品17天16板深圳华强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暨风险提示公告,近期公司股价短期涨幅较大,明显偏离市场走势,存在市场情绪过热的风险。但公司基本面没有重大变化,也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2024-09-09 13:12:56深圳华强发布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