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新时代新征程央地媒体遵义行”主题采访团来到贵州省遵义仁怀市鲁班红军烈士陵园。在郭德刚的讲解下,大家仿佛回到了1935年3月那段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
据党史资料记载,1935年3月15日,中央红军对固守鲁班场的国民党军周浑元部发起进攻,战斗持续了12小时,异常惨烈。经过浴血奋战,歼敌400余人,为红军第三次渡过赤水河铺平了胜利道路。然而,红军将士也付出了较大伤亡代价。1953年,仁怀县人民政府在鲁班场宴家堡修建了红军烈士公墓,目前集中安葬着146名红军烈士遗骸。
73岁的“守陵人”郭德刚深情地说:“在我小时候,家里老人就跟我讲鲁班场战斗如何惨烈,牺牲了很多红军战士。墓中的146位红军烈士离开老家,离开了父母,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所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换来的。”
郭德刚坚持守陵,既是为了心中的信仰,也是为了完成第一位“守陵人”刘付昌的嘱托。1968年,退役军人刘付昌接受组织安排,负责维修和守护烈士墓。他承诺会一直守到老死。近50年间,刘付昌扫坏了超过1000把扫帚,亲手栽种了2000多株树木。2000年,尽管政府不再安排他守墓,但他仍不舍离开,继续负责打扫陵园、修剪花草、接待讲解等工作。2018年7月,刘付昌去世,享年96岁,他用50年的时间践行了自己的承诺。
1999年,退役军人郭德刚主动申请加入守陵工作,成为鲁班红军烈士陵园的第二位守陵人。两代守陵人共同打扫陵墓、擦拭墓碑、扶植花草、讲述历史。2016年,94岁高龄的刘付昌因身体原因离开烈士陵园,临走前嘱咐郭德刚要守护好陵园。
每年清明节期间,郭德刚的女儿都会来协助他做好登记工作。郭德刚回忆说,最多的时候来了46个单位,他宣讲了28场。从接力守护烈士陵园那一刻起,郭德刚始终带着虔诚和执着坚守。近26年来,他每天至少花1—2个小时打扫6300平方米的陵园和95级台阶,不知不觉间已从壮年小伙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当被问及要守护到什么时候时,郭德刚坚定地说:“我要一直坚守,直到走不动的那一天。”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赛场上,中国乒乓球队继续展现其强大的统治力。8月7日,作为卫冕冠军的中国男团在乒乓球男子团体1/8决赛中对阵印度队,最终以一场干净利落的3-0胜利开启了他们的卫冕征程
2024-08-07 20:50:24王楚钦今天很强势国庆期间回到家乡,你是否察觉到父母对手机的迷恋?他们晚上熬夜观看视频,做饭时也不忘浏览直播,热衷于网购,宛如成为了“网瘾老人”
2024-10-11 12:10:00网瘾老人更需良药一方70岁左右老人被困五楼平台,消防员紧急赶赴,一组人员在楼下铺设救生气垫,其他人前往5层救援。
2024-11-19 15:15:48消防员翻出窗外用身体护住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