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不!中国没有平安夜这个节日!哪有什么平安夜12月24日是长津湖战役胜利的日子铭记历史勿忘先烈1950年12月24日长津湖战役胜利打碎了侵略者“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痴言妄语“冰雕连”的战士们宁可自己冻死也要守护我们的温暖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真实的战场有多惨烈?这些亲历老战士的讲述令人震撼
01“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在长津湖战役中担任阻击美军任务的志愿军有连队全员冻死在阵地上他们以战斗队形散开,卧倒在雪地中人人都是手执武器的姿态怒目注视前方,没有一个人向后坚持到最后一刻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冰雕连”战后打扫战场时有人发现烈士宋阿毛留下的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是什么样的精神和信仰支撑着这些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宁愿冻死也绝不暴露目标或许从周全弟老人身上能找到答案
长津湖战役中年仅十几岁的周全弟失去了双手和双腿他们进入朝鲜时由于战事紧急,来不及换装只穿着一件薄棉衣和胶鞋熬了三天三夜在第四天清晨周全弟和战友们终于听到了冲锋的号角但意外也在这时降临到了他身上“我爬不起来了冻僵了,冲也冲不动看到战友往前冲我眼泪簌簌地往下流”没能和战友们一起冲向敌人也成了周全弟一生的遗憾
因为四肢严重冻伤再也无法参加战斗周全弟被送回了东北的医院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周全弟的截肢手术甚至没有打麻药16岁的周全弟失去了全部的四肢“拿枪我拿不了了”这句话令人痛心
02“零下40℃,冻掉指头再痛也不哭……”今年96岁的老军医于芝林也曾亲历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他回忆:“一进朝鲜,飞机每天轰炸我们走的路,上空都是飞机牺牲的战友遗体都找不到。”
于芝林哽咽:“当时零下40℃手捏着铁,皮肤粘上去了再拿下来,就要掉一块皮我们把被单白色的一面反过来披着,利于隐蔽卧在雪山中,忍饥挨饿不能动”
当年,24岁的于芝林作为师医院院长和战友夜以继日救治伤员“战斗结束那天医院一天就收到了2800个伤员手指、脚趾头被冻掉的,截肢的太多了这些战士大都是20多岁小的只有16、17岁但是没有一个哭的,再痛也不哭。”据史料记载那一年的长津湖地区又恰逢50年不遇的极寒而于芝林在战场上也被炸伤了右腿留下了一辈子的残疾
03“土豆冻得像石头班长放在胸口焐热给战士吃”强度太大、气温太低、肚子太饿“艰苦程度超过长征。”战场上除了冲锋一线战士们的浴血奋战后勤保障工作同样危险重重1950年10月至12月期间阎福斌担任志愿军第20军文化教员在长津湖战役中负责运送伤员和后勤保障工作
因为物资贫乏土豆成了战场上的珍贵食物但极端的低温使土豆被冻得很僵硬宛如一块块坚硬的石头“为了让战士们吃上暖和的食物一位叫王法礼的班长将土豆一个个放在自己的胸口焐热。”这样的战友情一辈子刻在了阎福斌脑海里
04“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后辈就不用打了……”长津湖地区有一座公路桥是志愿军人员、物资运输的生命线也是美军重点轰炸目标时任志愿军第20军高炮营副排长的吴茂和所在部队的任务就是誓死保卫公路桥
今年已101岁的吴茂和印象最深的是1950年12月4日的一场战斗那天刚拂晓,监视哨报告5架敌机正向公路桥袭来“负重伤的观测员跟我说:‘排长,我看不见了,快找人替我’随后,一下子倒在我的肩上。”吴茂和回忆:“我顾不上悲伤接过他手中的测远机指引炮手跟踪射击一直打到敌机逃窜。”
战斗胜利后吴茂和把3名牺牲的战友掩埋在附近的山坡上“一片一片的坟头有名字的很少,大都是无名烈士他们都长眠在朝鲜。”说起这些,吴茂和湿了眼眶:“无名英雄,四字重千钧啊!”
是他们用一次次坚守换来今天的一切正如电影《长津湖》中的一句台词“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
网友纷纷感动泪奔:“历史往往比电影情节更残酷”“没有你们用生命坚守就没有我们的现在”“请放心,这盛世如您所愿!”致敬英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024-12-2117:14:19
长津湖战役: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在很多国家,12月24日是“平安夜”,是圣诞节的前夕,充满了温馨与欢庆。然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一天有着不同的历史意义——1950年12月24日,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取得胜利的日子。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战局,也展示了无数志愿军战士用生命捍卫家国的英勇与坚守。每年的这个时刻,回望历史,我们不禁要问:长津湖战役背后的英雄们,究竟承载了怎样的信念和精神?他们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启示?
长津湖战役:冰雪中的血与火
1950年,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跨越边境,投入到这场关系国家命运的战争中。长津湖战役是其中最为惨烈的一场,它发生在严寒的冬季,气温常年低至零下40°C。对志愿军而言,这不仅是对敌人武力的对抗,更是与严酷自然环境的搏斗。
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战士们面临的不仅是敌人的强大火力,更有刺骨的寒冷、极度的饥饿以及随时可能丧命的危险。许多人在绝望的环境中仍然坚持着,他们的英勇与坚韧,成为了历史永恒的烙印。
“冰雕连”:用生命守卫阵地
长津湖战役中,有一个被历史铭记的英雄群体,他们被称为“冰雕连”。这些志愿军战士在极度寒冷的条件下,宁可冻死也绝不暴露目标,坚守阵地直到最后一刻。那一连的战士们,用血与肉书写了一段悲壮的历史——他们全员冻死在阵地上,身姿依旧保持着战斗队形,手持武器,目视前方,宛如冰雕般矗立。战后,清理战场时,有人发现了烈士宋阿毛留下的一张卡片,纸上写道:“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这份决绝的信念令人动容。正是这群年轻的战士们,以他们的生命为代价,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定。即便是面对死亡,他们依然坚定地认为,“荣誉”比生命更为重要。
一位年轻战士的遗憾:周全弟的故事
在长津湖战役中,不仅是“冰雕连”的战士,很多年轻人也在极寒与战火中失去生命。年仅十几岁的周全弟,就是其中的一员。那时,他和战友们穿着单薄的棉衣和胶鞋,顶着冰雪与敌人进行生死对抗。在一次激烈的冲锋中,周全弟因冻伤四肢而无法动弹,眼睁睁看着战友们冲向敌人,却因自己被冻伤而无法跟随,心中充满了遗憾与痛苦。
最终,周全弟被送回了东北的医院,但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简陋,截肢手术甚至没有麻药,年仅16岁的他失去了全部的四肢。“拿枪我拿不了了”这一句话,至今让人心碎。尽管如此,周全弟依然坚守着自己作为一名志愿军战士的荣耀,他的精神,也成为了无数人心中永远的灯塔。
极寒中的坚韧与奉献:医护人员的坚守
长津湖战役的艰苦,不仅仅体现在前线的战斗,更体现在后方医护人员的艰难处境。96岁的老军医于芝林,曾在战役中担任师医院院长,他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时仍然动情。他讲述道:“零下40°C,手捏着铁,皮肤粘在上面,拿下来时皮肤被撕扯掉。我们只能将白色的一面反过来披着,隐藏在雪山中。”
战斗结束时,医院一天就收到了2800个伤员,许多战士的手指和脚趾因为冻伤而需要截肢。最年轻的伤员只有16岁,然而,没有一个人因疼痛而哭泣。无数英勇的生命在这片冰雪覆盖的土地上献出了最宝贵的东西,而他们对祖国的忠诚与奉献,至今仍然令人动容。
战争中的后勤保障:背后的默默奉献
长津湖战役不仅是前线的英勇战斗,后勤保障同样至关重要。志愿军的战斗物资极为匮乏,甚至连土豆都成了珍贵的食物。由于气温过低,土豆冻得如石块般坚硬,很多战士甚至没有饭吃。此时,一位名叫王法礼的班长,竟将冻土豆放在胸口焐热,冒着寒冷为战士们提供温暖的食物。那一份战友情深深地刻在了阎福斌的心中,成为了他一生的记忆。
无名英雄:为后代的和平而战
在这场战役中,还有许多英雄默默无闻,他们没有名字,甚至连一个坟墓都没有留下。时年101岁的吴茂和回忆起长津湖战役时,眼中湿润。“无名英雄,四字重千钧。”他说。为了保护公路桥,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无数战士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然而,他们的付出换来了后代的安宁,也正如电影《长津湖》中的台词:“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后辈就不用打了。”
这些英勇的无名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正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出来的。
结语:铭记历史,守护和平
长津湖战役的胜利不仅仅是一次军事胜利,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与牺牲精神的象征。这些英雄们用他们的坚韧和勇气,捍卫了祖国的荣誉,也为我们后代争取了和平与幸福。在今天,面对种种挑战和困难,我们应当从这些英雄身上汲取力量,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勇敢追求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
致敬所有为祖国献出生命的英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乒乓球亚洲锦标赛男团半决赛:王楚钦首轮出战胜出后长舒一口气并挥了挥拳
2024-10-10 21:07:04王楚钦长舒一口气巴黎奥运会男篮半决赛落下帷幕,万众瞩目的总决赛将在闭幕式前夕上演,美国队与东道主法国队将争夺桂冠,决战定于11日激情展开。尽管奥运会仍在进行时,NBA已迫不及待地规划了下赛季年终大战的精彩对阵
2024-08-14 10:55:00湖勇NBA杯赛程出炉!新赛季杯赛四强将在12月15日赌城聚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十八条:被宣告死亡的人,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视为其死亡的日期;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的,意外事件发生之日视为其死亡的日期。
2024-09-04 11:28:02被宣告死亡日期为法院判决作出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