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器官移植是挽救危重患者的关键医疗技术,但器官短缺问题一直困扰着医学界。以猪作为器官供体的异种器官移植带来了新的希望。
11月22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办了国际移植协会认可的亚洲器官移植研讨会,国内外专家就器官移植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山医院是中国少数具备心、肝、肾、胰移植资质的综合性医院之一,在器官移植领域开展了多项技术创新。
中国自2010年启动器官捐献试点以来,在制度设计、社会动员和标准流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器官捐献与移植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然而,根据2021年中国器官移植发展报告,每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仍低于国际先进水平。
美国非营利机构“器官共享联合网络组织”的数据显示,仅在美国就有超过10万人等待器官移植,平均每天有17人在等待过程中死亡。研讨会上,中山医院院长周俭表示,中国在器官移植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面临严重的器官短缺问题。他指出,通过采用先进的医学技术和方法可以缓解这一问题。例如,中山医院实施的全球首例“废弃肝”肝移植联合ALPSS术等方法,有效扩大了供体来源,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会上多次提及以猪作为供体的异种器官移植。国际器官移植学会主席John Fung认为,中国在器官医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提到中国在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技术进展迅速。2024年3月,美国麻省总医院成功将基因编辑猪肾移植到一名62岁男性体内,术后两个月该患者死于心脏病。同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团队成功将多基因编辑猪肾脏移植到一位脑死亡受者体内。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团队和云南农业大学团队合作,成功将经过基因改造的猪肝脏移植到一位71岁患右叶巨大肝癌的男性病人身上,这是世界首例活体人的异种肝移植手术。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表示,器官移植的最大障碍是器官短缺,每个病人大概要等待5至10年才能获得宝贵的供体。中国已登记等待器官移植的人数超过14万,但每年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数量不到2万例,供需之间有很大缺口。近年来,在基因编辑等新技术推动下,以猪作为供体的异种器官移植取得较大进展。朱同玉强调,尽管看到了曙光,但猪作为器官供体仍存在许多挑战,如人畜共患病、免疫排异等问题需要继续研究解决。
医学界自1960年代起尝试使用黑猩猩和狒狒等灵长类动物作为器官供体,但由于排异反应严重,效果不佳。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猪的器官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尺寸与人体器官相近,并且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远,人畜共患疾病较少,因此被视为理想的供体。通过基因编辑敲除可能引起排异反应的基因并插入一些人类基因,可提高接受移植者长期存活的可能性。
此外,移植患者还面临着免疫抑制带来的隐患。通常,移植患者必须持续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斥反应,但这同时也削弱了他们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朱同玉团队提出了“器官移植严重及特殊感染的创新诊疗模式”,包括开发新型诊断体系精准诊断病原体,利用噬菌体治疗移植后难治性细菌感染,及开展BK病毒疫苗研发预防病毒感染等措施,以提高患者抗感染的能力。朱同玉团队自2018年起启动了中国首个噬菌体治疗临床试验,取得了78.3%的临床改善率,并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随着这项研究的推进,未来器官移植后患者的存活时间和生活质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全球第二例接受猪肾移植并植入心脏跳动装置的54岁美国女子近日去世,她的外科医生7月9日公布了这一消息。
2024-07-18 11:22:26全球第二例猪肾活体移植患者去世5月31日,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移植研究所通报了一例特殊病例:一名54岁的女性患者Lisa Pisano,在接受了史无前例的猪肾移植手术后,因移植肾脏功能衰退,最终于5月29日移除了这一器官
2024-06-02 22:45:36全球第2位猪肾移植者摘除猪肾近期,一段关于河南商丘睢县白庙乡殷楼村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关注。视频中,一位男子与一头猪举行了一场婚礼,场面异常,不仅安排了传统的唢呐迎亲,还设置了充气拱门,上面赫然写着“三郎先生和猪女士结婚典礼”
2024-09-10 14:02:59男子和猪结婚大办婚礼系恶意炒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陈刚教授团队在今年11月取得异种移植研究的重大突破,首次在国内达到基因编辑猪肾移植在猕猴体内存活超过半年。
2024-11-29 13:14:04国内首次异种移植存活超过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