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质疑城管无证执法被怼 官方回应
11月19日,一段市民质疑两名城管无证执法遭回怼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视频显示,此事发生在11月18日河南郑州的一条街道上,两名穿着制服的城管人员正在对街边违停车辆进行处理。一名男子拿着手机拍摄,并质问城管是否有执法证。其中一名城管回应称:“有没有执法证要你管?”该男子则表示作为市民有监督的权利。
随后,当地管委会对此事作出回应,工作人员表示城管张贴的是“风险提示单”,并非正式处罚单。这次行为主要是违停信息采集,后续由交警部门作出具体执法决定。然而,这一解释并未完全平息舆论。从视频截图来看,张贴的单据内容与通常的处罚单非常相似,这引发了网友对“风险提示单”可信度的质疑。一位法律专业人士指出,如果单据要求缴纳罚款或标明罚款金额,那么它就具有处罚性质,属于行政处罚范畴。
事件进一步升级,网友们纷纷发问:到底是“风险提示单”还是处罚单?如果是处罚单,执法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如果是提示单,是否意味着市民可以不缴罚款?网络上的讨论分为两派,支持城管的人认为市民多管闲事,而站在市民一方的网友则直指城管执法程序不规范。
部分网友认为当事市民的质疑方式过于激烈,干扰了现场秩序。也有人表示,对于轻微违法行为,执法人员的职责不一定需要完全形式化,程序上的小瑕疵不值得无限放大。更多网友则认为,城管作为行政执法主体,必须严格遵守行政程序,尤其是可能影响市民权益的行为,更需要做到程序合法。
另有网友对官方的回应提出质疑,呼吁公开更多细节以消除公众疑虑。这起事件反映出公众监督权与执法程序规范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治理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行政执法人员在作出处罚时应当表明身份并出示执法证件,这是对被执法对象的基本尊重。专家指出,执法人员是否依法出示证件直接影响到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市民王先生的行为引发了关于监督权行使方式的讨论。监督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在具体场景下,监督行为的合理性和专业性也需要关注。例如,在质疑执法时,可以通过拍照或拨打监督电话的方式提出异议,而不是直接质问执法人员。这种更为柔和的监督方式可能更容易被接受。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执法人员对“执法证”问题的回应明显欠妥。专家建议,执法机关应加强对一线执法人员的职业素养培训,尤其是面对公众质疑时,应该以耐心和专业化的沟通方式回应,而非简单回怼。这起事件的核心不仅在于“有没有执法证”,更反映了公众对执法行为合法性和透明化的迫切期待。执法机关和公众都需要在法治框架下找到信任的平衡点。
市民质疑城管无证执法被怼 官方回应。
近日,在安徽合肥,一位名叫“八仙”的女士与她的儿子遭遇了一起意外事件。当他们驾驶着收废品的车辆行驶在蜀山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附时,被一名驾驶私家车的城管强行拦截,并且该城管还将八仙的车窗损坏
2024-05-18 19:29:07官方回应城管多次别车砸碎玻璃11月16日,有网友在苏州街头拍到一名男子自称“外包城管”执法时拒绝出示证件,并对摊贩出言不逊
2024-11-18 16:57:00“外包城管”执法辱骂摊贩10月9日,一段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视频中,几名身穿城管制服的人员骑着未悬挂车牌的电动车,且未佩戴安全头盔。视频拍摄者对这一行为提出质疑,指出作为执法者应当以身作则,不可违法
2024-10-10 10:48:54官方回应城管不戴头盔骑无牌车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