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新冠已呈常态化流行,但全球长新冠患者数量仍在持续增加。一些患者在急性期后会经历数月的呼吸困难、疲劳和脑雾等症状,这些症状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新冠感染后综合征,即长新冠,可能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
近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教授团队揭示了长新冠背后的免疫机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杂志上。该研究通过大规模蛋白转录组及代谢组学联合分析,确定了长新冠不同临床亚型的多组学免疫代谢特征,找到了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这项研究创新性地描绘了长新冠不同临床亚型之间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的免疫代谢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报道了长新冠患者总体及不同临床亚型的大规模蛋白基因组学特征,涵盖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这些数据为进一步揭示临床表现同质性和异质性背后的免疫特征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并促进了针对特定亚组的免疫治疗潜力探索。
从全球来看,长新冠症状在人群中表现出显著的临床和免疫异质性。所有长新冠患者无论亚组类别均表现出 MAPK 激活水平升高,而 MAPK 激活较强的患者症状持续时间更长,最长可达12个月。这提示长新冠的诊疗需要个体化的探索,临床需通过分子生物学等手段找到亟需干预的患者,而不是对所有自诉症状的患者进行干预。
尽管全球科学界初步认为免疫失调是长新冠症状的主要潜在原因之一,但较少有研究关注不同亚组之间的共同免疫特征。本研究通过结合多组学数据识别了长新冠的5个独特免疫代谢亚组,与临床亚型一致。研究还发现,肌肉骨骼+系统性(MSK+SYST)亚组和神经(NEU)亚组的一年缓解率低于其他亚组,提示这些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的恢复期。目前,缺乏长新冠动物模型阻碍了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近期一项研究成功建立了肺部病毒感染后遗症的小鼠模型,这可能推动未来对潜在治疗方法的探索。
基于大规模多组学队列,研究全面描绘了长新冠的同质性和异质性,揭示了尚未完全通过临床表现捕捉到的各亚组共有和独特的分子与免疫机制,可能为开发个性化治疗策略开辟新路径。希望这些观察结果和分析结论能为长新冠的发病机制、进展和治疗提供丰富资源。
尽管病毒感染症状通常只持续2-3周,但长新冠仍困扰着一些患者,影响其生活质量,带来较大的公共卫生与社会经济负担。美国麻省总院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长期新冠患者可能比之前所知的要普遍得多,预估几乎四分之一的美国人可能患有长新冠,这一数字远高于此前美国国家疾控中心的数据。
近期,社交媒体上频繁有人报告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这一现象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警示相呼应——夏季新冠病毒感染案例异常增长,需引起重视
2024-08-10 14:46:37张文宏:新冠已呈阶段性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