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每周四都有很多人守在屏幕前等待《再见爱人4》的播出。节目中麦琳的一言一行被逐字逐帧分析,相关讨论动辄几十万赞,连微表情都在镜头下放大成为谈资。
互联网通过不断曝光一个陌生人,让人们与她形成一段虚拟但强粘性的关系。随着节目热播,麦琳这个陌生女人的影像出现在各种场景中:家庭客厅里,一家几辈人一起追更;各大社交平台上,抖音话题#麦琳 有16亿人次播放,小红书相关话题有3.8亿次浏览;工作场合中,武汉一家律所组织60位离婚律师齐看麦琳片段,将其当作典型案例研讨;甚至走向海外,YouTube直播《再见爱人》,不仅让一群海外华人蹲点坐等更新,也让外国友人们啧啧称奇其间的文化差异。
节目中,麦琳随手购买的“熏鸡”屡屡冲上热搜,成为当之无愧的“带货女王”。熏鸡生产方表示,因为麦琳的事,销量从一天几十、几百只增加到上千只。网友们戏称节目更新的周四为“疯狂熏鸡四”。
麦琳似乎被全网钉在了审判十字架上:情感的、性别的、流量的……围绕她的讨论还在继续发酵。在节目里,她是情绪最不稳定、表达最混乱的一个,在全网凝视的目光里,她被细数出种种罪状。例如,“青团事件”中,李行亮专程飞往上海买麦琳最爱吃的青团,但她不满意,认为浪费机票钱。还有“如何送礼”的难题,买了礼物会被退回,不买又会生气。另外,“熏鸡事件”中,她在团队费用不够的情况下强硬要求购买两只共140元的熏鸡。此外,她还被指责进行“语言pua”,前后言行不一,突然失忆等问题。
这些行为让黄圣依和葛夕只能“战术性喝水”,缓解尴尬。网友们也涌入麦琳的社交账号,评判她的长相、学历、口头禅、笑声,骂她“疯女人”。最终,“麦琳”已不再是一个名字,而成为妖魔化的词语。
然而,也有不同的声音。随着麦琳少女时代的照片被曝出,许多网友惊讶地发现,她其实远比镜头下呈现出来的形象更加复杂。十几年前,麦琳年轻、漂亮、纤瘦、笑容甜美。一些网友开始反思,麦琳究竟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还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她变成了“绝望的主妇”?心理学角度分析认为,她可能有厌女倾向或自恋型人格障碍。自称麦琳朋友的网友描述她在生活中曾如何帮助他人,展现出她的良善和共情力。
在这个版本视角下,麦琳与李行亮的生活是另一个故事。十多年前,李行亮参加《快乐男声》,麦琳默默支持他管理后援会。后来,为了维持生活,麦琳辞掉稳定的工作,去批发市场进货在网上售卖。生孩子时因身材娇小而耻骨骨裂,每天疼得大哭,但仍坚持照顾孩子。部分网友对李行亮的同情转为质疑,他在婚姻中的角色也受到审视。
李行亮送给麦琳一面锦旗,上面写着“赠李家的功臣麦琳”,这引发网友质疑他对麦琳的价值认知。心理学上的“吹狗哨效应”可以解释这种关系,施暴者用特殊暗示激怒对方,但表面上保持无害。节目组提出让大家指出自己心中的完美伴侣时,李行亮指向其他女性,随后表现出惶恐不安。
在对麦琳的讨伐声中,杨子和留一手反而成了受益者。一开始,《再见爱人》的焦点原本在杨子和黄圣依身上,但麦琳身上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熟悉感,让人们更容易共情。麦琳虽然住着大平层,但在穿着打扮上却朴实很多,大部分网友认为在生活中遇见“麦琳”极有可能。
事实上,八卦是人类的本能。心理学家罗宾·邓巴认为,八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猿猴之间互相梳毛的行为,语言进化是为了更好地闲聊八卦。芒果台一系列爆款综艺正是利用这一点,在明星身上制造熟悉的“八卦点”,观众通过视频切片就能产生情绪性评判。观察室嘉宾则通过实时点评引导观众思考。对于毫无拍摄经验的麦琳而言,这一切都是始料未及的。
《再见爱人4》播出后,杨子因“随地大小爹”的行为吸引了大量关注。随着节目推进,素人麦琳逐渐成为新的焦点,她的强势、难以相处等表现引发了广泛争议。最近,由麦琳引发的“熏鸡事变”再次激起网友们的愤怒
2024-11-20 07:59:11麦琳引发的熏鸡事变被全网围剿11月26日,《再见爱人》节目组发布声明,称自节目开播以来,网络上多次出现对节目嘉宾和后期剪辑的无端猜测及不实言论。有人冒充节目组前员工,捏造虚假内容以博取关注,给嘉宾和节目带来了严重影响
2024-12-01 13:39:32麦琳遭全网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