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南京市第二医院接诊了一位老人,老人称自己皮肤上长了“皮赘”。医生仔细查看后发现竟是一个拇指大的蜱虫。急诊科医生龚大伟表示,这是他在急诊遇到的最大的蜱虫,平常的蜱虫大多只有芝麻或黄豆大小,像大蚕豆这么大的非常少见。
从老人身上取下的蜱虫与从其他病患身上取下的蜱虫相比,体积明显更大。老人说刚开始蜱虫小得像痣,他以为是长了“皮赘”,没太在意。20多天后蜱虫“吸饱喝足”长成了蚕豆大小。所幸,老人没有任何不适症状,目前正在医院急诊留观。
今年4月,一名女子被蜱虫咬伤,从发病到死亡仅7天。这名女子的母亲在4月12日晚突然失去食欲,感觉身体发冷。起初家人以为是普通感冒发烧,并没有在意。经过多重检查,其母亲被确诊为“蜱虫病”,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已发展为重症。4月17日,病情进一步恶化,被送进ICU;18日医生告知家属,病人的生还概率很低;19日下午,母亲永远离开了。
蜱虫叮咬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喜欢攀附在人或动物皮肤较薄的部位,时间可长达十几天,“吃饱喝足”的它体型会膨胀几十倍,在人的体表能形成如一颗黄豆大小的“痣”。每年3-10月是蜱虫的活动期,5月和6月密度达到最高。蜱虫通常出没在草丛、灌木丛、森林等植物茂密的地方,以及动物体表。户外遛狗、露营、园艺、采茶、耕种等活动都可能与蜱虫亲密接触,也有人在院子或社区里感染蜱虫的先例。
蜱虫可以传播多种疾病,被蜱虫叮咬后,蜱虫的唾液会引起周围血管炎局部充血、水肿、出血及角质层变厚。如果存在虫媒传染病感染,可能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感冒发烧,结果耽误治疗。被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蜱虫叮咬,可能会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大多数新型布尼亚病毒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治愈,但重症、危重症患者还可能出现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休克,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高达60%至70%。
蜱虫是一种寄生类的生物,多产生在动物身上,因此在接触动物后要注意及时的消毒清洗,外出游玩时,注意穿着长袖紧口的衣服,避免长时间在野外休息,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蜱虫叮咬。
2024-08-13 17:28:31被蜱虫咬伤怎么办8岁的小女孩晓玲向妈妈抱怨说脸上痒,还指出了一个小小的鼓包。晓玲的妈妈留意到这个黑色小包后,想起曾看到的新闻警告,意识到这可能是蜱虫,便立即带着晓玲前往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的妇女儿童医院
2024-08-10 14:31:29女孩被蜱虫叮咬近期,随着户外活动的增多,不少家庭选择带孩子去野外踏青露营。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名6岁女童在丰台区郊外游玩时,不幸在草地上被蜱虫叮咬。幸运的是,家长迅速察觉并及时带孩子就医,成功移除了蜱虫
2024-05-26 16:51:49被蜱虫叮咬不要自行硬拽蜱虫虽小,却可能暗藏多种病毒与细菌,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了解蜱虫叮咬后的反应症状极为重要,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叮咬部位通常会出现红斑,中间伴随有一个小点,这可能是蜱虫的痕迹
2024-05-19 08:45:28男子被蜱虫咬几天后做足疗时发现气血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本要素,气影响着身体的多项功能包括调控、防御和固摄,而血则关乎儒养身体、促进精神活动和循环。当气血不足,可能伴随免疫力下降、夜间盗汗、面色发黄及记忆减退等问题
2024-09-29 10:37:31这食材爷爷发现孙子背后多出颗痣秒去医院,妈妈仔细一看发现竟然是蜱虫!
2024-09-23 10:03:56爷爷发现孙子背后多颗痣秒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