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凯瑟琳·蒙塔古在1957年发现了大脑中的“多巴胺”。后来的研究发现,当多巴胺让参与者体验到愉悦和享受时,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激活产生多巴胺的细胞。《贪婪的多巴胺》一书中将这些细胞称为“当下神经递质”,无论是大热天吃一个冰淇淋,还是买一件能取悦自己但不实用的奢侈品,都源于“当下神经递质”的作用。它看似能让人获取短暂的快乐,但研究者发现它跟快乐一点关系都没有——沉迷于激活“当下神经递质”,只会让我们因为过度品尝快感导致适应不良、认知失调,陷入迷失、焦虑、不安与痛苦中。
此外,欲望永远不会被满足,只会更难满足。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到:人们往往会将已经得到的好处视作理所当然,尤其是那些无需过多费力就能得到的好处,例如食物。正因为我们从不缺少它们,自然不会去想“要怎样才能更好地拥有”。一旦某些需求得到满足,机体就会遗忘、贬低这一需要,导致我们再想从中得到快感,就得付出双倍的力气。于是,欲望顺应而生:小时候吃一颗苹果就很快乐,长大后要一箱水果才能激活快感。即使吃不完,但就是想占有,这份动机使我们看不见已拥有的、而是热衷于追求想要的。
高欲望引发的焦虑、内耗、压力和无助,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通病。当我们感到“不妙”时,生活可能早就失控了。这主要是因为本我过度膨胀。弗洛伊德把自律和享乐的关系比喻为“人骑马”,“人”象征着自律,“马”象征着享乐。自律和享乐想达成和谐,人就必须掌控住马,不让马脱缰。一旦马野了,超出人的掌控,就会放纵、失控,人想再掌控也毫无办法了。弗洛伊德将这匹马取名为“本我”,代表欲望和本能。我们生活中每一次欲望的满足,都是在给“本我”提供能量。
错误的补偿机制也是原因之一。前些年媒体铺天盖地鼓吹:爱自己,就要舍得给自己花钱。有些人试图用满足欲望的方式克服自卑,结果却发现这是一个无底洞,永远看不到头。非但不能“爱自己”,还会越发疲惫和内耗。
习惯自我苛责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不够好”这个想法会使人没有力气追求幸福、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求。一个总是苛责自己的人,自我是虚弱的,没办法支持自己去熬过追求高层次需求过程中的种种阻碍。比如,从小被父母忽视、打压的女孩,长大后可能会嫁给人品卑劣但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幸福。
满足我们的需求本身没有错,可怕之处在于失控,让我们不知不觉地陷入欲望的无底洞。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知足是天然的财富,欲望是人为的贫穷。”很多时候,人生之所以有那么多烦恼,不是因为所得太少,而是因为想要的太多。心理学中的“饿鼠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老鼠每按一下按钮都能得到食物,不多不少,刚好能满足生存需求。但加入上瘾物质后,老鼠尝到甜头后一顿狂按,最终把自己吃撑死了。适度的欲望,能给我们提供动力;过度的欲望,会让我们迷失真实的自我。
我的表亲从美国归来,久别重逢之际,我们的话题自然而然转向了中美生活的不同。这次归国,他显得有些失落,往日的那份自信不再鲜明。他在美国长大,长久以来对中国抱有一种优越感
2024-05-20 09:12:13在美华人:总被国内问候过得好不好国庆假期的尾声,归途之路被车流占据,许多人还沉浸在假期氛围中,仿佛假期的开始就在昨天。为何假期感觉转瞬即逝?这涉及到“时间压缩”的概念,它跨学科地解释了时间感知的主观性
2024-10-08 13:21:21感觉假期过得飞快或跟时间压缩现象有关1999年2月,一对夫妇在运送新车途中遭遇不幸,惨遭杀害,而他们驾驶的价值7万余元的车辆也不翼而飞。这起发生在远安县的恶性劫车杀人案,因其残忍性质,在当地引起了巨大震动
2024-06-13 15:05:32男子抢劫后潜逃24年胡歌的演艺旅程就像一部扣人心弦的偶像剧,情节丰富,既有挑战与低谷,也有机遇和辉煌。从默默无闻的新人起步,他一步步成长为万众瞩目的影视明星,这条路上布满了汗水与艰辛
2024-06-01 23:05:08胡歌:我把人生过得像偶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