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病耻感是人生必修课
抑郁症的早期发现和识别对于青少年尤为重要。青少年处于成长发育过程中,可塑性强,越早发现并治疗,对他们成长和人生的影响越小。在202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绿丝带系列活动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中心主任况利教授强调,家长应积极学习抑郁症相关知识,密切关注孩子的情感和行为变化,尤其是当孩子多次表达心理困扰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避免延误诊疗。消除病耻感是人生必修课!
近年来,青少年已成为抑郁症高发人群之一。《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调报告》显示,在6至16岁在校学生中,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根据《2024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被诊断为情绪障碍的儿童青少年首次确诊的平均年龄为13.41岁,其中男孩占51%。然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还未引起家长足够重视。报告显示,超过四成的家长在孩子主动求助三次以上才带其就医,62.8%的家长认为孩子存在中等程度及以上的就诊延误。
“渡过”抑郁患者社区负责人李香枝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问题。她呼吁提升全社会对精神疾病领域的认知水平,减少偏见,营造支持性环境,共同守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此外,抑郁症患儿家长也面临心理问题挑战。报告显示,有20.2%的家长有高抑郁风险,是全国普通人群的4倍,近半数家长感受到重度照顾负担,这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也对家庭整体氛围产生负面影响。况利表示,心理健康问题不分年龄,患儿家长也要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科学照护,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心理健康。
病耻感是精神健康领域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一项发表于《柳叶刀》的研究显示,80%的受访者强烈认为,病耻感和歧视可能比精神疾病本身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为避免潜在的歧视,抑郁症患者可能会选择独自面对,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不利于其心理健康的恢复。况利认为,破除病耻感是青少年抑郁防治的关键。社会应以包容开放的态度看待青少年抑郁症,放下偏见、歧视和指责;家庭层面,父母需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改变不良教育方式,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学校层面,国家已出台政策加强学校在青少年抑郁症方面的预防和干预。
活动现场,抑郁症患者代表分享了走出疾病阴影的故事,强调在治疗过程中来自家人和社会的支持鼓励的重要性。家长代表也分享了从早期发现到坚持治疗的艰难历程。专注于神经科学的制药公司灵北中国人力资源与企业传播部负责人王立伟呼吁社会各界力量联合起来,破除病耻感,帮助每位患者成为更好的自己。
悄悄领证、不发朋友圈,这一代年轻人的“结婚耻感”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患上“结婚羞耻症”。他们开始“隐婚”,认为“只要别人不知道我已婚,那就是未婚”,更有甚者看上去一直单身,突然某一天就官宣生子
2024-06-18 16:32:56悄悄领证、不发朋友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
2024-09-01 19:09:26微视频|青春必修课据猫眼专业版数据,电影《一雪前耻》上映6天,总票房破6000万。
2024-09-20 16:16:07一雪前耻票房破6000万随着高校毕业生进入求职高峰期,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活跃,利用招聘作为掩护,设置各种陷阱,包括诈骗钱财、盗用个人信息、甚至诱导毕业生参与非法活动,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安全和权益
2024-06-11 09:47:18毕业生求职要增强依法维权意识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陕西西安曲江新区规划局一名负责人在接待群众来访时,因无法回答问题而从厕所窗户逃离
2024-11-01 16:08:00从厕所窗户逃跑的副局长是干部之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