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两弹一星”背后的故事,走近亲手组装中国首枚原子弹的亲历者——黄克骥,他在“两弹”装配和试验的历史洪流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的土地上腾起了一朵历史性的蘑菇云,那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瞬间。尽管已过去六十年,黄克骥,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依然清晰记得那震撼人心的画面:一声轰鸣之后,戈壁滩上空升起黑红交织的火球,逐渐形成了巨大的蘑菇云。他是亲自推动代号为“邱小姐”的球形原子弹进入历史舞台的四位工作人员之一,这一昵称曾在最高级别的保密通信中使用,见证了那段隐秘而伟大的历史。
黄克骥在青海金银滩的221基地,中国首个核武器研发基地,度过了三十多年的光阴。他不仅参与组装了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还参与了第一颗氢弹的组装以及多次核试验,包括第一次导弹与原子弹结合的飞行试验。尽管金银滩条件艰苦,高寒缺氧,但在他的记忆里,那段岁月充满了甜蜜而非苦涩。他常在梦中回望那片蘑菇云,醒来时眼中含着喜悦的泪水。
为了让历史被更多人铭记,黄克骥积极分享221基地的往事,他将原子弹称为“争气弹”,强调这是中国自立自强、掌握自身命运的象征。每当回忆起原子弹组装的细节,他总是紧握拳头,那是他以工匠之手,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连的证明。
1964年10月15日,原子弹爆炸的前夕,黄克骥与几位同事的照片定格了那个决定性时刻。他们推着装载原子弹的平板车,走向了历史的前台。在罗布泊的铁塔下,他们完成了原子弹的最终组装,总指挥张爱萍将军亲自监督。装配过程在高度保密的环境中进行,团队成员们遵循着“热烈而稳定的情绪,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的原则,经过无数次模拟练习,最终迎来了那一刻的辉煌。
黄克骥深知,他们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一个试验的成功,更是为了提升国家的尊严与自信。在那些紧张而忙碌的日夜里,他们以手工操作,克服了种种困难,用智慧与汗水,亲手拼凑出了属于中国的原子弹。
从早期得知绝密任务,到参与“596”项目的配重弹组装,再到最终见证原子弹与氢弹的相继成功,黄克骥的人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他睡在核弹旁,甚至冒险拔除卡住的雷管,每一次行动都是对国家使命的忠诚践行。这些经历让他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英雄,其背后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铭记那段以双手创造奇迹的光辉岁月。
11月1日晚,有网友发布视频称黑龙江黑河至哈尔滨一列火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脱线事故。视频显示,火车多节车厢倾斜,车轮脱离轨道,乘客被疏散至车厢外
2024-11-02 11:44:00K7034列车脱轨事故亲历者发声5月22日,据日本共同社报道,长崎市的和平公园内,"禁止原子弹氢弹长崎县民会议"的成员们举行了一场静坐抗议活动,反对美国于5月14日进行的亚临界核试验
2024-05-23 10:33:49日本长崎原子弹受害者抗议美国亚临界核试验9月6日,台风“摩羯”袭击了海南文昌,风力达到了惊人的17级以上。位于海口的保利中央海岸小区深受其害,多位居民反映,强烈的风暴导致小区多处阳台受损严重,有的甚至被风卷走
2024-09-07 23:59:14亲历者回忆台风摩羯来袭瞬间60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随后,中国又接连研制成功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在一穷二白、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创造“两弹一星”奇迹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默默奉献的结果
2024-10-17 07:49:04中国原子弹之母隐姓埋名30年21日下午4点左右,新加坡航空公司SQ321航班在飞往新加坡的途中,因遇到强烈气流颠簸而紧急降落于泰国曼谷素万那普机场,事故导致1名乘客丧生,另有30人受伤。此后,死亡人数增加至2人
2024-05-22 12:07:10亲历者回忆新航遭乱流颠簸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