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11日起遭遇了持续的轻度空气污染,这是由于不利的气象条件与周边区域污染物传输共同作用的结果。截至14日10时,PM2.5小时浓度达到了91微克/立方米,轻度污染状态已持续41小时。整个京津冀平原区域基本都被污染带覆盖,北京位于该污染带的北缘,污染程度相对较轻。据分析,此轮污染是东南方向为主要通道、西南方向为次要通道的污染物输送,加上本地排放源叠加造成的。
从11日开始,随着大气扩散条件恶化,区域内的污染逐渐累积。起初,污染在区域南部显现,随后在南风作用下向北扩展。12日,偏东风促使太行山前形成轻度污染带并保持稳定,北京及其邻近区域如廊坊和天津开始遭受轻度污染,而更南部的保定、石家庄和邢台等地在某些时段内污染加重至中重度。14日上午,尽管北京和保定西部因西北弱高压影响污染略有缓解,但其它区域污染状况依旧,河南中部、河北南部及东部地区达到中度至重度污染。北京的PM2.5浓度在12日白天迅速上升至轻度污染级别,并在13日4时达到顶峰,为94微克/立方米。
气象因素对此轮污染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前期鞍型场的控制下,持续的偏南风和后续的东部高压后部影响,以及14日进入的低压系统,都为污染物累积创造了条件。同时,区域湿度增加伴随逆温现象,边界层高度显著降低,尤其在12日晚至14日白天,大雾天气使北京及周边区域趋于静稳和高湿,促进了前体物的二次转化,其中硝酸盐占比急剧上升至40%,总二次离子占比超60%。
通过模型分析,北京的PM2.5污染中,本地排放占19%,区域传输占81%,特别是东南通道的贡献高达44%,西南通道则为13%。外部贡献中,山东省最为显著,占21%,而唐山、廊坊作为北京的近邻,各自贡献了9%和7%。过程中,西南通道在11日至12日凌晨为主要传输路径,保定和河北南部贡献显著;12日上午以后,东南通道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廊坊、唐山、天津及山东省的贡献大幅增加。
针对当前情况,预测显示14日全天污染状况可能持续,夜间至15日凌晨,随着西北冷高压的到来,扩散条件将得到改善,北京空气质量有望恢复至优良水平。因此,建议市民14日减少外出,如需外出,请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7月24日下午2点至25日晚7点期间,北京市经历了一次显著的降雨过程。全市平均降水量达到44.7毫米,其中城区平均为42.7毫米
2024-07-25 21:06:00北京市气象局:本次降水过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