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康的一些常见误解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让我们一一揭开它们的真相。
保健品比药品更安全? 实际上,保健品与药品有着本质区别。药品是经过严格临床验证,旨在治疗疾病;而保健品则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目的并不在于治疗病症。市场上的保健品质量参差不齐,不能一味认为保健品比药品更安全有效,更不能用其代替药品。在选择保健品或药品时,应依据个人健康状态、实际需求,并咨询医生意见。
过敏真的是因为免疫力太强了吗? 过敏并不是免疫力强弱的直接表现,而是免疫系统失衡的结果。当身体对某些物质(例如花粉、尘螨、海鲜或某些药物)反应过度,便可能引发诸如哮喘、过敏性鼻炎、食物药物过敏或皮肤炎症等反应。
长期吃降压药会让血管变得脆弱? 这是一个误区。长期服用降压药并不会令血管变脆,高血压本身才是导致血管硬化的主要原因。降压药物不仅能帮助控制血压,某些药物还能预防动脉硬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心血管系统起到保护作用。
加大退烧药剂量能快速退热? 错误。常见的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需按照推荐剂量使用。超量服用不仅不会加速退烧,反而可能引起肝脏损伤、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副作用。正确的做法是遵循医嘱或说明书指导,必要时辅以物理降温方法。
饮用纯净水会导致微量元素缺失? 不会。尽管纯净水经过处理,去除了许多矿物质,但它并不是完全不含微量元素。人类获取微量元素的主要渠道是多样化的饮食,包括蔬果、肉类等,而非饮水。只要饮用水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无论是纯净水还是其他类型的水,都不至于导致微量元素缺乏。维持均衡饮食才是确保营养全面的关键。
以上健康知识的澄清,希望能帮助大家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深圳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项目总结交流会于10月29日召开。会议透露,深圳的药品安全服务已打通公众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端口,形成了可报、可学、可查、可收的社区药品安全服务体系闭环
2024-10-31 14:40:31深圳打通药品不良反应端口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安全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产品,尤其是皮肤护理产品。其中,炉甘石洗剂和花露水作为两种常见的皮肤护理品,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关注。
2024-07-05 11:20:15炉甘石洗剂比花露水更安全吗日本厚生劳动省在7月5日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4日,与使用小林制药公司生产的一种含红曲成分的保健品相关的疑似死亡案例已上升至84例
2024-07-06 11:19:10小林制药保健品疑致84人死亡国家医保局发布公告,对复方阿胶浆药品追溯码重复情况展开核查。药品追溯码是药品的“电子身份证”,通常由一系列数字、字母和符号组成,标识在药品包装盒的显著位置。每盒药品从生产出厂时就被赋予唯一身份标签
2024-11-03 21:08:00医保局:核查药品追溯码重复国家医保局11月2日发布公告,对复方阿胶浆药品追溯码重复情况开展核查。药品追溯码是药品的“电子身份证”,标识在药品包装盒的显著位置,每一盒药品从生产出厂时就被赋予唯一身份标签
2024-11-02 14:16:00医保局核查复方阿胶浆药品追溯码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