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与美国学生的互动,那些生动的提问让我深刻体会到他们视角下的中国。在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我作为院长及美国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十多年来致力于传授中国外交政策,我的课堂上常常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美国。然而,疫情的蔓延迫使多数国际学生无法亲临校园,待到线下教学重启时,我发现班上的几十名外国留学生中,竟无一人来自美国。
三年的口罩生活,给全球学子的留学之路带来了巨大冲击。尽管国际留学市场正逐步回暖,逼近疫情前的规模,一个尴尬的现象却悄然浮现:发达国家的学生,特别是美国留学生,对中国留学的兴趣骤减。美国留学生的数量从十年前的数万人剧减至目前的数百人,而韩国留学生的比例也大幅下滑,与2017年的峰值相比,减少了近八成。日本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中国已不再是日本学生热衷的十大留学地之一,目前在华日本留学生屈指可数,年轻一代似乎在“疏远”中国。唯独非洲留学生群体,成为了这一趋势中的例外,他们来华留学的数量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已成为非洲学生的第二大留学目的国。
这些变化的深层原因何在?
近期,美国驻华大使披露的数字令人震惊:2023年底,在中国的美国留学生仅剩700多人。中美两国虽承诺恢复民间交流,但实际情况却是美国留学生的数量不增反减,与十年前的近2.5万人相比,降幅之巨令人惊讶。曾经,中国作为非欧洲地区的热门留学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美国学生学习中文,而今,这一热情明显降温,一些美国学校甚至取消了中文课程。
韩国,曾经的中国留学生最大输出国,留学生人数自2017年超7万人的顶峰一路下跌,至2023年4月,仅剩1.59万人,六年时间减少了近80%。日本的情况亦是严峻,目前在华日本留学生仅703人,与2007年作为中国第二大留学目的地的地位相去甚远,赴日留学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美国、澳大利亚等国。
非洲留学生群体成了唯一的亮色,过去二十年间,来华留学生人数激增,2018年时已超越欧洲,成为中国第二大留学生来源地。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和地区来华留学生的比例则在下降。
为何外国留学生对中国的兴趣减弱?疫情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国际关系的波动、经济预期的变化,以及对学术环境的考量,也共同作用于这一趋势。曾经的留学动力,诸如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职业前景的看好、丰厚的奖学金等,如今似乎不再那么吸引人。加之留学政策、文化差异等考量,使得留学中国的决策变得更为复杂。
这些变化不仅关乎教育交流,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人才流动的新态势。当人们减少跨文化交流,增进理解与合作的桥梁也就随之弱化,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信号
8月上旬,北美电影院线等上市公司披露了半年报。数据显示,北美电影票房出现断崖式下滑,各大院线面临普遍亏损困境,全年形势不容乐观。
2024-09-07 13:46:31同比下降19.2%!北美电影票房为什么断崖式下滑?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和非洲青年在彼此的大陆上追寻梦想。中国空间站举办的首次国际画展中,展出了10幅满载非洲青少年梦想的画作,引起了广泛共鸣
2024-09-01 21:14:01非洲留学生来华实现太空梦离职不告而别与情感突兀终结,两者带来的震撼难以忽视。在职场,断崖式离职如同晴天霹雳,员工的不辞而别让公司措手不及,尤其在紧要关头,这对企业和个人声誉都是沉重一击。员工可能因此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步履维艰
2024-07-04 08:02:11断崖式离职比断崖式分手还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