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地铁让个座"、"老人摔倒扶不扶"、“广场舞抢地显神威”...老年人倚老卖老,占领“尊老爱幼”道德高地的事越来越多。
当然,好的老人一直有,坏的也一直有,在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久而久之,人们也开始分不清楚,到底是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了?
@EVA大发曾告诉我,在她工作的医院里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女患者凶神恶煞地跑来,说她出院时医生没给开药,早上就没吃,耽误了犯病算谁的?
那天偏偏给她看病的医生不在,其他医护也不知什么情况。
好在护士长用备用钥匙,打开柜子找到记录本,上面清楚记录了给她开的药以及她自己的签字。
同时有个一起办出院的家属在旁边,作证说女患者当时拿了一个什么颜色的袋子装着药,还说了一句“就这么点,以后还得自己买”之类的话。
人证物证都在,她见势不妙说了句:自己忘了拿走,肯定被别人顺(偷)了。
最后无奈,全科的人帮忙调监控,最后看到她拿着袋子一悠一悠地走出大门。
当时一帮人特别恼火,就说你为啥骗人呢?
万万没想到,她理直气壮地说了句让听者铭记于心的话:
那我不是没药吃了吗,药那么贵,我总得想点法子啊。
临走时,还抱怨说来了一早上,也没给杯水喝喝。根本看不出来有啥愧疚感。
再后来,她照常来看病,跟没事人一样。还主动品评自己的抑郁病情:
这个药吃着还行,睡觉好了一些,吃饭还不行,头不晕了,有时候心里还是会突突地,不会总觉得活着没意思了。
“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说的就是这种人。我有时觉得,就这心理素质,为啥还会整抑郁呢?
光年君有时候很好奇,这些人没有一点心理障碍吗,他们的良心真的过得去?
答案是肯定的。
他们就像有一套独立于道德的价值体系:能够从别人身上占额外的便宜或好处,那是自己的本事。满满的成就感还来不及呢,怎么会良心不安?
这种类型的老人,大多没经历过当今城市文明的规训,本就没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
被年轻人援助,有必要感谢?
并不会。
反而因为缺少公共认同感与安全感,去过分追求蝇头小利。
那么讹诈几个孩子,以“尊老”为名逼迫别人为自己服务就不足为奇了。
就像猫咪,白天温柔可人,到了晚上主人已然入睡,它们就会怀疑主人“死去”了,并试图对你的“遗体”做点可怕的事情。
这种价值体系,就像病毒一样长期存在在他们的体内,只要机会来了,就会发作。没发作的时候,他们和正常人一样,完全看不出异常。
年轻时,人人都觉得自己是小仙女小仙男。但年龄一大,羞感与顾虑得以人为地“屏蔽”掉,就变得少之又少。
通俗地说,就是脸皮厚度,和年龄呈正相关也不为过。
记得,很久之前曾在某同城软件上,卖一个旧的电扇。一个老太太拍了,说好200块。
那天天气炎热,带着这个东西也不能坐公交。她说就带了200块,非让我多给她20块打车钱。
我看她满头大汗的样子,一时可怜就同意了。
末了,刚给她完钱,她立马反水让我帮送到公交站!
我很疑惑,她立马有理有据地反驳到:
我不这么说,你能给我便宜20吗?
是的。这不过是一个讲价的策略而已,跟撒谎没有半毛钱关系。毕竟成年人只讲利弊,小孩才论对错。
我总觉得在她这个“成年人”面前,我就是个弟弟。
也许正当我还在寻思,她这会就在她孩子面前炫耀:
看,还是你老妈我厉害吧!
嗯,确实是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也堪称是一段精彩绝伦的表演,哪怕她有点不好意思呢?我也觉得受到了尊重。
还有一次,我的一个同事就经历了最近很火的“房东不退押金”的骚操作。
同事是年轻人,租的也是老房子。本身自带老式冰箱和电视。
入住前跟房东万般确认,合同都签了,这些旧电器是可以扔的,不然占地方,没法采购新电器。
等退租的时候,老赖房东就撕破脸了。
来收房的时候就开始了:唉,我的冰箱呢?我的电视呢?就只是不想退押金的借口。
直到签合同的中介小姐姐,义正辞严地跟同事说,你要打官司,我给你做证。最后老赖房东才作罢。
总有人开玩笑说,一个砖头扔在大街上能砸死七八个本科生。大学扩招后越来越多的人有资格进入高等学府深造。
那如果教育不能普及,义务教育没有全面推广,那意味着什么?
其实直到1986年,我们国家才以立法形式全面推广了义务教育,这一举措比英国晚了100年左右。
在此之前的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们,缺乏正规系统的道德教育,因此对他们来说,公共道德普遍成为了最为奢侈的东西。
光年君的奶奶年轻时,就处在饿死人的时代,也见识过几个村子为了争几亩地大规模械斗的场景。
有的老人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只是念过几年小学。说他们会去商场里跟年轻人抢免费的东西,就没什么稀奇的了。
我的外婆没有上过一天学,她的所有道德观念都是来源于一辈辈口耳相传的极具迷信色彩的因果律警告或“谚语”。
比如“扫帚倒了要扶起来,因为上面有扫帚娘娘的灵”、“吃饭不准动脚,不然福气要掉光”。
鲁迅先生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对于这种道德观有着细致的描述:
人死了要说老掉了;
晾衣服的竹竿下是万万不可走过的;
饭粒掉地上一定要捡起来,最好能吃下去。
对于很多老人来说,他们的道德观,只能叫自发形成的“个人or家庭行为规范”。而公共道德,更是听都没听过的东西。
即便你把这个老太太抓进去关两天,相信我,她的思想观念依然不会发生任何转变。这就是那个时代的遗憾。
这让我想到了,道格拉斯·亚当斯的科技三定律:
1任何在我出生前就有的科技,都是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稀松平常。
2任何在我16-36岁之间出现的科技,都是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3任何在我36岁之后出现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要遭唾弃的。
我总觉得这个代际很相像,于是总结了个“代际三定律”:
1我们上一代的任何人,都是思想落后顽固不化,老而不死是为贼的祸。
2我们这一代的任何人,都将成为改变世界的中流砥柱。
3我们下一代的任何人,永远都是奇思怪想扶不起的注定要垮掉的一代!
上有“变坏的老人”,下有“熊孩子闹事”,我们这一代人,才是骄傲。
被Z世代影响深远的809000后逃不过这个定律,别忘了在老人的那个年代,也逃不过这个定律。
只不过在他们眼中“奇怪思想污染”的固有偏见,换成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公共道德和秩序罢了。
当然,一不小心,“老人变坏”也可能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傲慢与偏见。
1996年,刘佩琦和吴军老师合作了一部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
有一次,剧中的乔安山(刘佩琦饰)驾车救起一位被车撞伤的老人,并将老人送到医院抢救。
老人在家人的压力下,违心地指认是乔安山撞了他。乔安山痛心,他的家人也寒心。
最终,肇事司机找到了,老人的良心也受到谴责,拉着乔安山的手,认了错。
这部电影还是有前瞻性的。
截止2017年10月,在已经记录在案的149起因扶人引发争议的案例中,80%左右的案件真相被查明,其中诬陷扶人者84例,但冒充好人的撞人者也有32例。
在这84起被扶者讹人的案例中,仅有1例受到了扣留的处罚,但因违法人员已满70周岁,依法决定不予执行。
这些案件当中,多数都是和稀泥了事。
从司法角度来说,处理老年人问题时确有难度,但和稀泥绝对不符合法治国家的潮流。
不仅仅是摔倒、或碰瓷之类的问题,很多涉及老年人的问题都存在执法上的偏失。
还是最高院报告说得好:
要通过案件审理,破解长期困扰群众的“扶不扶”“劝不劝”“追不追”“救不救”“为不为”“管不管”等法律和道德风险;
坚决防止“谁闹谁有理”“谁横谁有理”“谁受伤谁有理”等“和稀泥”做法,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
前几天,河南郑州一名老人骑车摔倒在地,一名骑车的小孩将老人扶起,结果反被讹了5000元。
有监控证明少年无辜的,交警也出了责任认定书。
但是老人一直坚持自己摔倒是有因果关系,她没有违反交通规则,自己良心过得去,没有坏良心。
无视记者的苦口婆心,严大妈坚称小王有连带责任,如果不是小王,她不会摔倒。
这个大妈的逻辑是“我不要法律怎么以为,我要我以为”。
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世界观的形成期,父母老师教他助人为乐,他自己去践行,却给父母家人带来麻烦,让他“经常偷偷哭”。
这个社会,好人很多,但难免遇上坏人,拿着你的善良来伤害你。
这种新闻出来,让更多父母教育孩子“少管闲事”,或者是教育孩子帮助别人要“有策略”。
教孩子“有策略”、“你帮助人是对的,但是做法上应该如何如何”地帮助别人就是受害者有罪论的一种。
助人为乐被赞美,恶意讹诈被惩罚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案。
但反过来说,
不管有些人多么义愤填膺、多么的正气凛然,我们期待的是真相,而不是自己满意的“真相”。
毕竟还有很多案件中,多少肇事者在顺水推舟假装“好人”,混淆视听。
绝不能急于下结论,绝不去道德绑架任何人,一切用证据说话。
让全国陷入舆论风暴的彭宇案,博主@王志安,已经总结得很详细了,朋友们可以详细了解一下。
彭宇起初一直说徐老太撞了他,但没有否认他和徐老太发生了身体接触。
而彭宇后面的底气,正是来自于警方笔录丢失,和当时的舆论一边倒地支持他,直到二审法院出示他自己的报警录音。
案件本身并不复杂,就是因为媒体先入为主带节奏,最终酿成舆论风暴。
教训深刻。
彭宇案其实最终算幸运,找到了彭宇报案的录音,还了徐老太清白,如果没有呢?
几年后天津发生许云鹤案,媒体和舆论习惯性再次用彭宇案的逻辑介入,在事实未清之前,就轻易定性为老人讹诈。
这就是彭宇案的后果。
当年南京彭宇和天津的许云鹤案,最终证明均不是老人讹诈,彭宇的确撞了老人,许云鹤也的确驾车碰了老人。
然而媒体会借助社会关注老人讹诈的热度进行炒作,这才是最大的恶。
光年君相信,坏人,是以一定浓度等比例的平均分布在所有人群中,与地域、性别、年龄、种族、政治立场并无关系。
而只有远离划分群体、贴标签,以个体否定群体,才会让我们离理性社会、良性舆论环境越来越近。
过度渲染免费服务,现在看来不一定是个好事,因为会让人心中对很多紧急服务、帮助没有正确的价值评估,总觉得人人都应该帮助自己,而且是免费义务不收分毫,但凡帮助人要提个钱字
2024-02-08 10:07:55大雪封路村民15元方便面被批评贵5月14日晚,电视剧《老家伙》在爱奇艺上线,并同时在北京卫视、江苏卫视播出,这部剧由张国立、王刚、张铁林再度携手主演
2024-05-15 16:36:34张国立新剧被母亲道德绑架在湖北武汉的一列早班地铁上,时间刚过8点20分,一名大爷登车后发现座位已满,便要求旁边的一位女子让座给他。大爷理直气壮地说:“我作为老年人,理应得到你的座位
2024-06-26 12:33:22女子加班后坐车未让座被指责崩溃近期,火车上霸座现象引发社会热议。继霸座男以泼水手段拒绝让座事件余波未平,另一趟列车上,一位老奶奶竟欲占据三个座位,再度挑战公众忍耐底线。
2024-04-17 17:26:01老人自称腰疼近日,娱乐圈再度被一则劲爆消息引爆,知名娱记刘大锤一则爆料让一位流量小花瞬间成为舆论焦点。
2024-08-19 13:16:33大瓜!知名娱记爆内娱小花夜会三男